摘要 | 第10-12页 |
英文缩略词表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3-19页 |
1 酸浆及其研究进展 | 第13-15页 |
1.1 酸浆研究进展 | 第13-15页 |
1.1.1 药用价值 | 第13-14页 |
1.1.1.1 抗氧化作用 | 第13页 |
1.1.1.2 抑菌作用 | 第13页 |
1.1.1.3 降血糖作用 | 第13-14页 |
1.1.1.4 降血脂作用 | 第14页 |
1.1.1.5 抗炎作用 | 第14页 |
1.1.1.6 抗癌作用 | 第14页 |
1.1.1.7 利尿作用 | 第14页 |
1.1.1.8 其他作用 | 第14页 |
1.1.2 食用价值 | 第14-15页 |
1.1.2.1 酸浆的营养成分 | 第14-15页 |
1.1.2.2 酸浆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| 第15页 |
2 高脂血症及降脂机理研究进展 | 第15-17页 |
2.1 高脂血症 | 第15页 |
2.2 降脂机理研究进展 | 第15-17页 |
2.2.1 抑制对进入机体TC的利用,加快TC代谢 | 第15页 |
2.2.2 调节血脂代谢相关基因的活性,维持脂代谢平衡 | 第15-16页 |
2.2.3 抑制体内胆固醇的合成 | 第16页 |
2.2.4 清除自由基、阻碍脂质过氧化 | 第16页 |
2.2.5 提高体内多余脂质的排泄速度 | 第16页 |
2.2.6 调节脂质在机体的代谢,加快脂肪的转运、排泄与再分配 | 第16页 |
2.2.7 外源性脂质在机体的吸收受到抑制 | 第16-17页 |
2.2.8 提高LDLR受体活性与比例,在体内对脂质代谢进行综合调节 | 第17页 |
3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7-18页 |
4 技术路线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酸浆叶茶降脂作用研究 | 第19-29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19-21页 |
1.1 试验材料 | 第19页 |
1.1.1 试验原料 | 第19页 |
1.1.2 试验动物 | 第19页 |
1.1.3 主要试剂 | 第19页 |
1.1.4 试验仪器 | 第19页 |
1.2 试验方法 | 第19-21页 |
1.2.1 酸浆叶茶茶汤的制备 | 第19-20页 |
1.2.2 高脂饲料的制备 | 第20页 |
1.2.3 试验动物建模及分组 | 第20页 |
1.2.4 血液及组织器官的采集 | 第20页 |
1.2.5 各试验组大鼠器官指数的测定 | 第20页 |
1.2.6 各试验组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(TC)含量的测定 | 第20页 |
1.2.7 各试验组大鼠的血清甘油三酯(TG)含量的测定 | 第20-21页 |
1.2.8 各试验组大鼠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HDL-C)含量的测定 | 第21页 |
1.2.9 各试验组大鼠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LDL-C)含量的测定 | 第21页 |
1.3 数据处理 | 第21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21-26页 |
2.1 酸浆叶茶对各试验组大鼠一般状况及体重的影响 | 第21-22页 |
2.2 酸浆叶茶对各试验组大鼠器官指数的影响 | 第22-23页 |
2.3 酸浆叶茶对各试验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(TC)水平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2.4 酸浆叶茶对各试验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(TG)水平的影响 | 第24-25页 |
2.5 酸浆叶茶对各试验组大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HDL-C)水平的影响 | 第25页 |
2.6 酸浆叶茶对各试验组大鼠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LDL-C)水平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3 讨论 | 第26-28页 |
4 结论 | 第28-29页 |
第三章 酸浆叶茶对高脂血症大鼠相关组织形态的影响 | 第29-39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29-32页 |
1.1 试验材料 | 第29页 |
1.1.1 试验原料 | 第29页 |
1.1.2 试验动物 | 第29页 |
1.1.3 主要试剂 | 第29页 |
1.1.4 主要仪器设备 | 第29页 |
1.2 试验方法 | 第29-32页 |
1.2.1 酸浆叶茶茶汤的制备 | 第29页 |
1.2.2 高脂饲料的制备 | 第29-30页 |
1.2.3 试验动物建模及分组 | 第30页 |
1.2.4 组织器官的采集 | 第30页 |
1.2.5 试验用品预处理 | 第30页 |
1.2.6 主要药品及试剂的配置 | 第30页 |
1.2.7 组织病理检查 | 第30-32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32-37页 |
2.1 酸浆叶茶对各试验组大鼠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2.2 酸浆叶茶对各试验组大鼠肾脏组织形态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2.3 酸浆叶茶对各试验组大鼠心脏组织形态的影响 | 第34-36页 |
2.4 酸浆叶茶对高脂血症大鼠脾脏组织形态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3 讨论 | 第37-38页 |
4 结论 | 第38-39页 |
第四章 酸浆叶茶对血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| 第39-57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39-43页 |
1.1 试验材料 | 第39-40页 |
1.1.1 试验原料 | 第39页 |
1.1.2 试验动物 | 第39页 |
1.1.3 主要试剂 | 第39页 |
1.1.4 主要仪器设备 | 第39-40页 |
1.2 试验方法 | 第40-43页 |
1.2.1 酸浆叶茶茶汤的制备 | 第40页 |
1.2.2 高脂饲料的制备 | 第40页 |
1.2.3 试验动物建模及分组 | 第40页 |
1.2.4 组织器官的采集 | 第40页 |
1.2.5 试验耗材预处理 | 第40页 |
1.2.6 主要试剂的配置 | 第40页 |
1.2.7 RNA的提取 | 第40-41页 |
1.2.8 RNA质量检测 | 第41页 |
1.2.9 RT-PCR | 第41-43页 |
1.2.9.1 cDNA的合成 | 第41-42页 |
1.2.9.2 RT-PCR引物的设计 | 第42页 |
1.2.9.3 Real-time PCR反应体系建立 | 第42-43页 |
1.2.9.4 标准曲线的制作 | 第43页 |
1.2.10 数据分析 | 第43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43-54页 |
2.1 总RNA的质量检测 | 第43-44页 |
2.2 各试验基因的标准曲线及回归方程的设定 | 第44-45页 |
2.3 目的基因和内参基因的扩增动力学曲线和溶解曲线 | 第45-48页 |
2.4 酸浆叶茶对大鼠各试验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 | 第48-54页 |
2.4.1 酸浆叶茶对大鼠肝脏组织LDLR mRNA表达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2.4.2 酸浆叶茶对大鼠肝脏组织HMG-CoA mRNA表达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2.4.3 酸浆叶茶对大鼠肝脏组织CYP7A1 mRNA表达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2.4.4 酸浆叶茶对大鼠肝脏组织PPAR mRNA表达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2.4.5 酸浆叶茶对大鼠脂肪组织HSL mRNA表达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3 讨论 | 第54-56页 |
4 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五章 酸浆叶茶对降脂相关蛋白CYP7A1的影响 | 第57-64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57-60页 |
1.1 试验材料 | 第57-58页 |
1.1.1 试验原料 | 第57页 |
1.1.2 试验动物 | 第57页 |
1.1.3 主要试剂 | 第57页 |
1.1.4 主要仪器设备 | 第57-58页 |
1.2 试验方法 | 第58-60页 |
1.2.1 酸浆叶茶茶汤的制备 | 第58页 |
1.2.2 高脂饲料的制备 | 第58页 |
1.2.3 试验动物建模及分组 | 第58页 |
1.2.4 组织器官的采集 | 第58页 |
1.2.5 主要试剂的配置 | 第58页 |
1.2.6 Western-blotting | 第58-60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60-62页 |
2.1 蛋白SDS-PAGE电泳图 | 第60-61页 |
2.2 CYP7A1蛋白检测免疫印迹结果 | 第61-62页 |
3 讨论 | 第62-63页 |
4 结论 | 第63-64页 |
全文结论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8页 |
Abstract | 第68-69页 |
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