陵阳古镇老街文化景观探究与提升方法
| 摘要 | 第2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5页 |
| 1 绪论 | 第14-23页 |
| 1.1 研究背景及现状 | 第14-15页 |
| 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5-16页 |
| 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5页 |
| 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5-16页 |
| 1.3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及评价 | 第16-20页 |
| 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| 1.3.2 国外研究案例分析 | 第17-18页 |
| 1.3.3 国外研究成果评价 | 第18页 |
| 1.3.4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8-20页 |
| 1.3.5 国内研究成果评价 | 第20页 |
| 1.4 研究创新点 | 第20-21页 |
| 1.5 研究方法与内容 | 第21-23页 |
| 1.5.1 研究方法 | 第21页 |
| 1.5.2 研究内容 | 第21页 |
| 1.5.3 研究框架 | 第21-23页 |
| 2 基本概念界定与发展概况 | 第23-29页 |
| 2.1 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23-25页 |
| 2.1.1 陵阳古镇 | 第23页 |
| 2.1.2 文化景观 | 第23-24页 |
| 2.1.3 文化生态学 | 第24页 |
| 2.1.4 生态文化 | 第24-25页 |
| 2.2 古村镇老街保护模式发展概况 | 第25-29页 |
| 2.2.1 乌镇模式——景点式 | 第25-27页 |
| 2.2.2 婺源模式——景观式 | 第27-28页 |
| 2.2.3 丽江模式——分区式 | 第28-29页 |
| 3 陵阳古镇老街文化景观问卷调研 | 第29-40页 |
| 3.1 调研群体 | 第29-30页 |
| 3.2 古镇老街文化景观体验满意度及设计需求调研 | 第30-38页 |
| 3.2.1 老街游客基本信息情况 | 第30-33页 |
| 3.2.2 老街游客的生活态度及消费观念 | 第33-35页 |
| 3.2.3 游客选择古镇老街旅游的动因 | 第35-37页 |
| 3.2.4 游客对古镇老街空间的设计需求 | 第37-38页 |
| 3.3 陵阳老街文化景观调研问题总结 | 第38-40页 |
| 4 陵阳古镇及老街文化景观的解构 | 第40-54页 |
| 4.1 陵阳古镇景观的构成要素 | 第40-43页 |
| 4.1.1 自然景观要素分析 | 第40-41页 |
| 4.1.2 人文景观要素分析 | 第41-42页 |
| 4.1.3 古镇的文化景观体系 | 第42-43页 |
| 4.2 陵阳古镇文化景观总体特征 | 第43-44页 |
| 4.2.1 空间的整体性 | 第43页 |
| 4.2.2 功能的协调性 | 第43-44页 |
| 4.2.3 发展的时代性 | 第44页 |
| 4.3 陵阳老街文化景观调研 | 第44-48页 |
| 4.3.1 陵阳老街建筑 | 第45-47页 |
| 4.3.2 陵阳老街街道 | 第47-48页 |
| 4.4 陵阳古镇老街文化景观面临的挑战 | 第48-54页 |
| 4.4.1 保护理念方面 | 第48页 |
| 4.4.2 开发建设方面 | 第48-49页 |
| 4.4.3 社会变迁方面 | 第49-50页 |
| 4.4.4 生存环境方面 | 第50页 |
| 4.4.5 陵阳古镇老街SWOT分析 | 第50-54页 |
| 5 陵阳古镇老街文化景观营造方式 | 第54-79页 |
| 5.1 入口空间营造 | 第54-55页 |
| 5.1.1 入口空间的界定 | 第54页 |
| 5.1.2 入口空间的营造 | 第54-55页 |
| 5.2 街道空间更新改造 | 第55-61页 |
| 5.2.1 街道走向 | 第56页 |
| 5.2.2 街道交叉口特征 | 第56-57页 |
| 5.2.3 街道地面铺装 | 第57页 |
| 5.2.4 河滨街道环境整治 | 第57-59页 |
| 5.2.5 街巷环境 | 第59-61页 |
| 5.3 公共使用空间改造 | 第61-67页 |
| 5.3.1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强化 | 第61-65页 |
| 5.3.2 互联网基础设施强化 | 第65-66页 |
| 5.3.3 景观文化节点强化 | 第66页 |
| 5.3.4 人的空间需求强化 | 第66-67页 |
| 5.4 建筑空间修缮 | 第67-71页 |
| 5.4.1 建筑材料提取 | 第68页 |
| 5.4.2 建筑色彩提取 | 第68-69页 |
| 5.4.3 建筑符号提取 | 第69-71页 |
| 5.5 核心景区提升设计 | 第71-75页 |
| 5.5.1 空间节点景观营造 | 第71页 |
| 5.5.2 沿街立面设计 | 第71-74页 |
| 5.5.3 交通组织和管理 | 第74-75页 |
| 5.6 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 | 第75-79页 |
| 5.6.1 古镇空间格局保护 | 第75页 |
| 5.6.2 建筑高度控制 | 第75-77页 |
| 5.6.3 陵阳街道老区新区融合策略 | 第77-79页 |
| 6 结论与再思考 | 第79-81页 |
| 6.1 结论 | 第79页 |
| 6.2 再思考 | 第79-8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1-84页 |
| 附录 | 第84-88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| 第88-89页 |
| 致谢 | 第89-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