融资融券对中国股市波动的影响分析--以2015年中国股市为例的研究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2-19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3-17页 |
1.2.1 融资融券加剧了股市波动 | 第14-15页 |
1.2.2 融资融券抑制了股市波动 | 第15-16页 |
1.2.3 融资融券和股市波动无必然联系 | 第16页 |
1.2.4 文献评述 | 第16-17页 |
1.3 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 | 第17-18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7页 |
1.3.2 结构安排 | 第17-18页 |
1.4 创新与不足 | 第18-19页 |
1.4.1 可能的创新 | 第18页 |
1.4.2 不足之处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融资融券概述及发展 | 第19-28页 |
2.1 融资融券的相关概念 | 第19-20页 |
2.1.1 保证金的要求不同 | 第19-20页 |
2.1.2 风险承担的主体不同 | 第20页 |
2.1.3 风险与收益不同 | 第20页 |
2.1.4 市场参与门槛不同 | 第20页 |
2.2 融资融券交易的功能 | 第20-22页 |
2.2.1 套期保值功能 | 第20-21页 |
2.2.2 价格发现功能 | 第21页 |
2.2.3 市场稳定功能 | 第21页 |
2.2.4 增强流动性功能 | 第21-22页 |
2.3 我国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历程 | 第22-23页 |
2.4 我国融资融券交易的现状 | 第23-26页 |
2.5 融资融券交易模式的国际比较 | 第26-28页 |
2.5.1 美国为主要代表的分散信用模式 | 第26页 |
2.5.2 日本为代表的单轨制集中信用模式 | 第26-27页 |
2.5.3 中国台湾为代表的双轨制信用模式 | 第27页 |
2.5.4 几种信用模式的经验借鉴 | 第27-28页 |
第3章 中国股市波动与融资融券的联系 | 第28-31页 |
3.1 2008年金融危机下的中国股市 | 第28-29页 |
3.2 2015年中国股市的波动 | 第29-31页 |
第4章 变量数据、模型及研究方法 | 第31-37页 |
4.1 数据来源 | 第31页 |
4.2 实证分析方法 | 第31-37页 |
第5章 实证结果分析与政策性建议 | 第37-40页 |
5.1 实证结果分析 | 第37页 |
5.2 政策性建议 | 第37-40页 |
5.2.1 加强制度完善和监管力度 | 第37-38页 |
5.2.2 有序扩大融资融券标的证券的范围 | 第38页 |
5.2.3 积极引导投资者的投资理念 | 第38-39页 |
5.2.4 完善信息披露机制,加强信息透明 | 第39页 |
5.2.5 加强对券商机构的管理 | 第39-40页 |
结论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5页 |
致谢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