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刑法论文--分则论文

湖北省未成年人寻衅滋事罪防控机制实证研究
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9页
一、绪论第12-15页
    (一)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(二)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 研究对象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 研究方法第14-15页
二、湖北省未成年人寻衅滋事罪现状调查第15-24页
    (一) 研究样本与工具第15-17页
    (二) 调查分析结果第17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 湖北省寻衅滋事罪未成年人的学历特征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 湖北省寻衅滋事罪未成年人的职业与学业特征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 湖北省未成年人寻衅滋事罪发生的区域特征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4. 湖北省未成年人寻衅滋事罪的主要动机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5. 湖北省未成年人寻衅滋事罪的共犯特征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6. 湖北省未成年人寻衅滋事罪再犯情况第23-24页
三、湖北省未成年人寻衅滋事罪的成因分析第24-35页
    (一) 自身个体因素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 行为认知能力不足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 未成年人控制力低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 未成年人容易被影响第26-27页
    (二) 犯罪社会因素第27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 家庭因素与未成年人寻衅滋事罪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 学校因素与未成年人寻衅滋事罪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 社会环境因素与未成年人寻衅滋事罪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 经济因素与未成年人寻衅滋事罪第33-35页
四、湖北省未成年人寻衅滋事罪防控机制的缺陷第35-41页
    (一) 家庭机制的缺陷第35-36页
    (二) 教育机制的缺陷第36-37页
    (三) 政策机制的缺陷第37-39页
    (四) 矫正机制的缺陷第39-41页
五、湖北省未成年人寻衅滋事罪防控机制的完善第41-54页
    (一) 预防未成年人寻衅滋事罪家庭机制的完善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1. 家庭经济问题的解决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 家庭教育问题的完善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 家长能力的培养与监督第44-45页
    (二) 预防未成年人寻衅滋事罪教育机制的完善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1. 教育资源均衡化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 教师素质的提高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3 教学管理能力的提高第46-47页
    (三) 预防未成年人寻衅滋事罪社会政策的完善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1. 湖北省预防未成年犯罪立法的完善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 网络信息、媒体的监管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 特殊场所的监管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 无业人员问题的解决第51页
    (四) 预防未成年人寻衅滋事罪矫正机制的完善第51-54页
后记第54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57页
致谢第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医疗重大过失刑事责任排除认定机制
下一篇:从业禁止的理论及实证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