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7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25页 |
1.2.1 植入式MIMO天线 | 第15-17页 |
1.2.2 胶囊内窥镜天线 | 第17-23页 |
1.2.3 其他种类的植入式天线 | 第23-25页 |
1.3 本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| 第25-27页 |
第二章 植入式MIMO天线基础理论 | 第27-43页 |
2.1 引言 | 第27页 |
2.2 天线基本参数 | 第27-29页 |
2.2.1 天线电路参数 | 第27-28页 |
2.2.2 天线辐射参数 | 第28-29页 |
2.3 有耗媒质电磁传播特性 | 第29-30页 |
2.4 MIMO技术概括 | 第30-35页 |
2.4.1 MIMO天线的信道模型 | 第30-31页 |
2.4.2 MIMO天线信道容量 | 第31页 |
2.4.3 包络相关系数(ECC) | 第31-32页 |
2.4.4 MIMO天线去耦合方法 | 第32-35页 |
2.5 植入式天线相关知识 | 第35-41页 |
2.5.1 天线工作环境电磁特点 | 第35-36页 |
2.5.2 人体仿真模型和天线设计步骤 | 第36-37页 |
2.5.3 植入式天线主要目标和解决办法 | 第37-40页 |
2.5.4 实测所用人体模型 | 第40-41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41-43页 |
第三章 单频小型4*4单元植入式MIMO天线 | 第43-58页 |
3.1 引言 | 第43-44页 |
3.2 单频小型4*4单元植入式MIMO天线介绍 | 第44-46页 |
3.2.1 天线结构 | 第44-45页 |
3.2.2 人体仿真模型 | 第45页 |
3.2.3 天线的S参数,隔离度与辐射方向图 | 第45-46页 |
3.3 天线原理分析 | 第46-47页 |
3.4 天线参数分析 | 第47-50页 |
3.5 三维人体仿真模型引入与分析 | 第50-53页 |
3.6 实物测试与结果分析 | 第53-54页 |
3.7 通信链路预算分析 | 第54-57页 |
3.8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四章 植入式医疗设备中的双频双单元MIMO天线 | 第58-72页 |
4.1 引言 | 第58页 |
4.2 植入式双频双单元MIMO天线介绍 | 第58-61页 |
4.2.1 天线结构 | 第58-60页 |
4.2.2 仿真模型与结果 | 第60-61页 |
4.3 天线工作原理分析 | 第61-63页 |
4.4 天线参数分析 | 第63-65页 |
4.5 高精度人体模型仿真分析 | 第65-70页 |
4.5.1 仿真环境 | 第65-67页 |
4.5.2 天线辐射方向图,SAR值与包络相关系数 | 第67-69页 |
4.5.3 天线测试 | 第69-70页 |
4.6 通信链路预算分析 | 第70-71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第五章 应用于胶囊内窥镜系统的双频MIMO天线研究 | 第72-86页 |
5.1 引言 | 第72页 |
5.2 胶囊内窥镜系统与天线结构 | 第72-74页 |
5.3 应用于胶囊内窥镜系统的双频MIMO天线 | 第74-84页 |
5.3.1 多层堆叠转换方法 | 第75-77页 |
5.3.2 天线结构与性能分析 | 第77-80页 |
5.3.3 在高精度人体模型中肠胃道仿真分析 | 第80-82页 |
5.3.4 胶囊天线内部结构变化分析 | 第82-84页 |
5.4 胶囊天线对比与总结 | 第84-85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85-86页 |
总结和展望 | 第86-8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8-9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93-94页 |
致谢 | 第94-95页 |
附件 | 第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