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--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--中国论文--地方城市经济论文

乌鲁木齐都市圈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

摘要第2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一章 导言第8-1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、目的及研究意义第8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研究内容第10-11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方法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创新之处第12-13页
    1.4 技术路线第13-14页
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4-21页
    2.1 国外研究进展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都市圈的研究文献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基础设施与经济相关文献第15-17页
    2.2 国内研究进展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都市圈的研究文献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基础设施与经济相关文献第18-20页
    2.3 国内外文献总结第20-21页
第三章 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第21-36页
    3.1 基础设施概念、特点及作用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基础设施概念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基础设施特点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基础设施作用第23-24页
    3.2 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促进宏观经济增长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改善投资环境第25-26页
    3.3 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理论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三种发展模式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协调发展理论第27-28页
    3.4 研究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方法第28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数据标准化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确定指标权重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协调评价模型的计算方法第32-36页
第四章 乌鲁木齐都市圈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情况第36-49页
    4.1 乌鲁木齐都市圈概况第36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乌鲁木齐都市圈概况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乌鲁木齐都市圈各市、县概况第40-42页
    4.2 乌鲁木齐都市圈经济情况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产业结构情况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经济总量情况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贸易情况第44-45页
    4.3 乌鲁木齐都市圈基础设施发展情况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交通运输情况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供水、供电、供气情况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通讯与环境情况第47-49页
第五章 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第49-62页
    5.1 数据处理第49-50页
    5.2 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计算结果分析第50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乌鲁木齐都市圈基础设施和经济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区域一基础设施和经济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区域二基础设施和经济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第53-58页
    5.3 协调发展趋势指数计算结果分析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乌鲁木齐都市圈基础设施和经济协调发展趋势指数计算结果分析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各市、县基础设施和经济协调发展趋势指数计算结果分析第60-61页
    5.4 小结第61-62页
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第62-65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62页
    6.2 建议第62-64页
    6.3 不足与展望第64-65页
参考文献第65-68页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第68-69页
    参与项目第68页
    发表论文第68-69页
致谢第69-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保利地产资金链风险管理案例研究
下一篇:ZQ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前期决策风险评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