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引言 | 第9-11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11-20页 |
1.1 森林凋落物及其分解动态研究进展 | 第11-14页 |
1.1.1 森林凋落物研究进展 | 第11-12页 |
1.1.2 森林凋落物分解研究进展 | 第12-13页 |
1.1.3 森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因素 | 第13-14页 |
1.2 森林凋落物分解主场效应研究进展 | 第14-15页 |
1.3 土壤线虫群落研究进展 | 第15-17页 |
1.3.1 土壤线虫概述 | 第15-16页 |
1.3.2 土壤线虫分类 | 第16-17页 |
1.3.3 土壤线虫的指示作用 | 第17页 |
1.4 土壤线虫对森林凋落物分解及其主场效应的作用研究进展 | 第17-18页 |
1.5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8-19页 |
1.6 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9-20页 |
2 研究样区概况 | 第20-21页 |
3 研究方法 | 第21-24页 |
3.1 样区设置 | 第21页 |
3.2 样品采集与土壤线虫的分离鉴定 | 第21-22页 |
3.2.1 样品采集 | 第21页 |
3.2.2 土壤线虫的分离鉴定 | 第21-22页 |
3.3 凋落物理化指标的测定 | 第22页 |
3.4 数据处理 | 第22-24页 |
4 结果与分析 | 第24-42页 |
4.1 凋落物袋内的土壤线虫群落组成 | 第24-28页 |
4.1.1 黑松凋落物袋内土壤线虫群落组成 | 第24-26页 |
4.1.2 辽东栎凋落物袋内土壤线虫群落组成 | 第26-28页 |
4.2 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特征 | 第28-30页 |
4.2.1 黑松凋落物袋内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特征 | 第28-29页 |
4.2.2 辽东栎凋落物袋内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特征 | 第29-30页 |
4.3 凋落物分解速率特征分析 | 第30-31页 |
4.3.1 凋落物累积损失率 | 第30页 |
4.3.2 凋落物累积损失率差值 | 第30-31页 |
4.4 主场及客场凋落物养分元素初始值 | 第31-32页 |
4.5 凋落物养分释放特征分析 | 第32-40页 |
4.5.1 凋落物元素残留率 | 第32-37页 |
4.5.2 凋落物元素残留率差值 | 第37-40页 |
4.6 土壤线虫群落特征与凋落物分解的相关性分析 | 第40-42页 |
5 讨论 | 第42-44页 |
结论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5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51-52页 |
致谢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