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通市休闲农业发展研究
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21页 |
1.1 选题背景、目的、意义 | 第14-16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14页 |
1.1.2 选题目的 | 第14-15页 |
1.1.3 选题意义 | 第15-16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概况 | 第16-20页 |
1.2.1 国内研究概况 | 第16-19页 |
1.2.2 国外研究概况 | 第19-20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20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1.4 论文的创新与难点 | 第21页 |
1.4.1 创新之处 | 第21页 |
1.4.2 难点 | 第21页 |
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| 第21-27页 |
2.1 休闲农业的相关概念 | 第21-26页 |
2.1.1 休闲农业的定义 | 第21-22页 |
2.1.2 休闲农业的特征 | 第22-23页 |
2.1.3 休闲农业的功能 | 第23-24页 |
2.1.4 休闲农业的类型 | 第24-25页 |
2.1.5 相似概念区分 | 第25-26页 |
2.2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6-27页 |
2.2.1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26页 |
2.2.2 生态经济学理论 | 第26页 |
2.2.3 休闲经济理论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南通市休闲农业发展分析 | 第27-40页 |
3.1 南通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| 第27-33页 |
3.1.1 农业资源丰厚 | 第27页 |
3.1.2 区位优势明显 | 第27-28页 |
3.1.3 经济发展向好 | 第28-29页 |
3.1.4 生态环境优越 | 第29-30页 |
3.1.5 社会环境良好 | 第30-33页 |
3.2 南通市休闲农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| 第33-36页 |
3.2.1 农业产值显著提升 | 第33-34页 |
3.2.2 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 | 第34-35页 |
3.2.3 南通市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| 第35-36页 |
3.3 南通市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| 第36-40页 |
3.3.1 管理水平较低,宣传力度微弱 | 第36页 |
3.3.2 经营形式千篇一律,休闲农业缺乏特色 | 第36-37页 |
3.3.3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、资金投入不足 | 第37-38页 |
3.3.4 商业化竞争严重,“农”味缺乏 | 第38-39页 |
3.3.5 政府支持力度低,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 | 第39页 |
3.3.6 融资渠道有限,开发程度低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南通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 | 第40-44页 |
4.1 海门市海永镇“观光休闲”模式 | 第40-42页 |
4.2 如东县洋口镇“海洋渔业休闲”模式 | 第42-43页 |
4.3 通州区开沙镇“休闲运动”模式 | 第43-44页 |
第五章 国内外发展休闲农业的经验和启示 | 第44-50页 |
5.1 国外发展休闲农业的经验 | 第45-46页 |
5.1.1 澳大利亚发展休闲农业的经验 | 第45页 |
5.1.2 日本发展休闲农业的经验 | 第45-46页 |
5.1.3 韩国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 | 第46页 |
5.2 国内发展休闲农业的经验 | 第46-48页 |
5.2.1 台湾发展休闲农业的经验 | 第46-47页 |
5.2.2 西安市发展休闲农业的经验 | 第47页 |
5.2.3 苏州市发展休闲农业的经验 | 第47-48页 |
5.3 国内外发展休闲农业的启示 | 第48-50页 |
5.3.1 提高农业科技化水平 | 第48页 |
5.3.2 争取政府支持 | 第48-49页 |
5.3.3 创新发展模式 | 第49页 |
5.3.4 顺应市场潮流 | 第49页 |
5.3.5 因地制宜发展 | 第49-50页 |
第六章 促进南通市休闲农业健康高速发展的对策 | 第50-53页 |
6.1 提高管理水平,加大宣传力度 | 第50页 |
6.2 丰富经营形式,打造经营特色 | 第50-51页 |
6.3 培养高素质就业人员,增强服务意识 | 第51页 |
6.4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,完善基础设施 | 第51-52页 |
6.5 以农为本,减少商业化 | 第52页 |
6.6 拓宽融资渠道,加大开发力度 | 第52-53页 |
第七章 结语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附录 休闲农业游客满意程度调查问卷 | 第57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