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3页 |
符号说明 | 第14-15页 |
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| 第15-33页 |
综述一 胃食管反流病伴有睡眠障碍的古代文献研究 | 第15-25页 |
1 GERD伴有睡眠障碍的病因 | 第15-17页 |
2 GERD伴有睡眠障碍的病机 | 第17-19页 |
3 GERD伴有睡眠障碍的治疗 | 第19-21页 |
4 古医籍病案赏析 | 第21-22页 |
5 疾病鉴别 | 第22-2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3-25页 |
综述二 古今对胃不和、卧不安及二者关系的认识及治疗方法 | 第25-33页 |
1 对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认识 | 第25-26页 |
2 病因 | 第26-27页 |
3 病机 | 第27页 |
4 胃不和所致卧不安的分型 | 第27-28页 |
5 用方特点 | 第28页 |
6 取穴特点 | 第28-3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0-33页 |
前言 | 第33-34页 |
第二部分 临床试验研究 | 第34-63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34-41页 |
1.1 一般资料 | 第34页 |
1.2 诊断标准 | 第34-35页 |
1.3 纳入标准 | 第35页 |
1.4 排除标准 | 第35页 |
1.5 脱落标准 | 第35-36页 |
1.6 剔除标准 | 第36页 |
1.7 治疗方案 | 第36页 |
1.8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 | 第36-40页 |
1.9 统计学方法 | 第40-41页 |
2 结果 | 第41-55页 |
2.1 GERD患者RDQ量表四大典型症状统计分析 | 第41-44页 |
2.2 GERD患者伴随症状情况分析 | 第44-47页 |
2.3 两组患者PSQI评分分析 | 第47-50页 |
2.4 GERD患者睡眠障碍特点 | 第50-52页 |
2.5 两组患者督脉背段压痛程度情况分析 | 第52-54页 |
2.6 两组患者督脉背段压痛阈值变化比较 | 第54-55页 |
2.7 两组患者随访复发率比较 | 第55页 |
3 小结 | 第55-57页 |
4 讨论 | 第57-63页 |
4.1 针刺督脉背段T_3~T_(12)棘突下治疗GERD伴有睡眠障碍的疗效分析 | 第57-58页 |
4.2 关于“胃不和则卧不安”与GERD伴有睡眠障碍 | 第58页 |
4.3 针刺T_3~T_(12)棘突下治疗GERD伴有睡眠障碍的依据 | 第58-59页 |
4.4 GERD伴有睡眠障碍的特点及其原因探析 | 第59-60页 |
4.5 伴有睡眠障碍的GERD患者督脉背段压痛规律的机制探讨 | 第60-61页 |
4.6 患者睡眠障碍特点及督脉背段压痛点的辅助诊断作用 | 第61页 |
4.7 反流、反酸、烧心之间的关系 | 第61-62页 |
4.8 反流病人睡眠障碍与反流性咳嗽 | 第62-63页 |
4.9 针刺督脉背段对GERD所伴睡眠障碍的治疗作用 | 第63页 |
结语 | 第63-65页 |
1 结论 | 第63-64页 |
2 存在问题与展望 | 第64-65页 |
技术路线图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0页 |
附录 | 第70-77页 |
附件1: 知情同意书及问卷量表 | 第70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9页 |
个人简历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