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8-17页 |
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需求侧响应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1.3 配电网规划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6页 |
1.3.1 含DG的配电网规划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3.2 计及需求响应的配电网规划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| 第16-17页 |
2 计及需求响应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多目标规划基础 | 第17-29页 |
2.1 引言 | 第17页 |
2.2 间歇性电源出力特性及储能运行特性 | 第17-19页 |
2.2.1 间歇性电源典型日出力曲线 | 第17-18页 |
2.2.2 储能系统运行特性 | 第18-19页 |
2.3 计及需求响应的负荷曲线 | 第19-23页 |
2.3.1 负荷需求响应特点及其分类 | 第19-20页 |
2.3.2 基于需求价格弹性的负荷模型与负荷曲线 | 第20-23页 |
2.4 基于典型日状态的含DG配电网多目标规划模型 | 第23-24页 |
2.4.1 目标函数 | 第23-24页 |
2.4.2 约束条件 | 第24页 |
2.5 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| 第24-26页 |
2.5.1 NSGA-II算法介绍 | 第24-26页 |
2.5.2 NSGA-II的算法流程 | 第26页 |
2.6 多属性决策 | 第26-28页 |
2.7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3 计及需求响应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网架规划 | 第29-47页 |
3.1 引言 | 第29页 |
3.2 需求响应对规划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3.3 计及需求响应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网架多场景规划模型 | 第30-34页 |
3.3.1 目标函数 | 第30-32页 |
3.3.2 约束条件 | 第32-33页 |
3.3.3 多场景规划模型 | 第33-34页 |
3.4 基于NSGA-II和主客观赋权TOPSIS的算法实现 | 第34-37页 |
3.4.1 基于NSGA-II求解多目标规划模型 | 第34-35页 |
3.4.2 基于主客观赋权TOPSIS的规划方案决策 | 第35页 |
3.4.3 算法流程 | 第35-37页 |
3.5 算例分析 | 第37-46页 |
3.5.1 算例1系统简介 | 第37-39页 |
3.5.2 计及需求响应的负荷曲线 | 第39-41页 |
3.5.3 网架规划结果与分析 | 第41-45页 |
3.5.4 工程实际算例 | 第45-46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4 基于虚拟电价需求响应的配电网扩展规划 | 第47-62页 |
4.1 引言 | 第47页 |
4.2 基于边际成本定价计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虚拟电价模型 | 第47-49页 |
4.3 基于虚拟电价需求响应的配电网扩展规划模型 | 第49-51页 |
4.3.1 目标函数 | 第50-51页 |
4.3.2 约束条件 | 第51页 |
4.4 求解算法 | 第51-55页 |
4.4.1 染色体编码与不可行解修复 | 第52-53页 |
4.4.2 基于虚拟电价的需求响应策略 | 第53-54页 |
4.4.3 配电网扩展规划算法流程 | 第54-55页 |
4.5 算例分析 | 第55-61页 |
4.5.1 算例系统简介与分析 | 第55-57页 |
4.5.2 需求响应对配电网扩展规划的影响 | 第57-59页 |
4.5.3 需求响应程度对配电网扩展规划的影响 | 第59-60页 |
4.5.4 DG渗透率对配电网扩展规划的影响 | 第60-61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5 结论与展望 | 第62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71页 |
附录 | 第71-75页 |
A.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71页 |
B.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国家发明专利 | 第71-72页 |
C. 算例系统参数 | 第72-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