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发电、发电厂论文--各种发电论文--太阳能发电论文

光伏发电并网的仿真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1 绪论第9-1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页
    1.2 光伏发电发展现状第9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光伏发电的发展现状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光伏发电的发展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光伏发电并网的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1.3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13-15页
2 光伏发电的理论分析第15-23页
    2.1 光伏电源的数学模型第15-16页
    2.2 光伏发电的分类第16页
    2.3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优越性及简介第16-17页
    2.4 并网逆变器的工作原理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逆变器的结构拓扑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逆变器的控制机理第18-20页
    2.5 光伏系统的储能装置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储能装置的物理模型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储能装置的控制方法第21-22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22-23页
3 光伏系统孤岛运行控制第23-31页
    3.1 孤岛效应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孤岛效应的发生机理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孤岛效应的充要条件第24页
    3.2 孤岛检测方案第24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过/欠电压保护法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过/欠频率保护法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频率偏移检测法第28-30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30-31页
4 光伏阵列的MPPT控制第31-47页
    4.1 PSCAD/EMTDC的介绍第31页
    4.2 MPPT控制的原理第31-34页
    4.3 MPPT控制的方法第34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恒定电压法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扰动观察法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电导增量法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模糊控制法第37-39页
    4.4 开路电压与短路电流的测量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仿真模型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不同温度条件的影响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不同光照条件的影响第40页
    4.5 MPPT控制的仿真第40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仿真模型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仿真波形的观察分析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不同光照条件的影响第45-46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46-47页
5 光伏发电的并网控制第47-59页
    5.1 光伏电池的仿真模型第47-48页
    5.2 最大功率追踪的设计第48-49页
    5.3 光伏并网的控制策略第49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SVPWM控制算法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逆变器控制的实现第51-55页
    5.4 主电路的仿真模型第55-58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58-59页
6 结论与展望第59-61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59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59-61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1-63页
致谢第63-65页
参考文献第65-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MATLAB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谐波分析
下一篇:H县电网规划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