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引言 | 第10-12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12-27页 |
1.1 R718相变非定常流动的研究进展 | 第12-18页 |
1.1.1 非平衡冷凝的研究 | 第13-16页 |
1.1.2 非平衡闪蒸的研究 | 第16-18页 |
1.2 R718制冷技术的介绍 | 第18-23页 |
1.2.1 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| 第19-20页 |
1.2.2 蒸汽喷射式制冷循环 | 第20-21页 |
1.2.3 吸收式制冷循环 | 第21-22页 |
1.2.4 冷凝波转子制冷循环 | 第22-23页 |
1.3 气波压力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| 第23-26页 |
1.4 选题背景 | 第26-27页 |
2 非平衡闪蒸相变过程的传热和流动模型 | 第27-36页 |
2.1 闪蒸理论 | 第27-31页 |
2.2 闪蒸热相变模型 | 第31-34页 |
2.2.1 闪蒸的物理模型 | 第32页 |
2.2.2 多相流模型 | 第32-34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34-36页 |
3 相变可压缩气体非定常流动 | 第36-57页 |
3.1 平衡热力学相变过程的传热和流动 | 第36-39页 |
3.2 含闪蒸和冷凝过程的R718非定常流动 | 第39-56页 |
3.2.1 饱和R718蒸汽的特殊物理性质 | 第39-42页 |
3.2.2 水蒸汽在激波管内的非定常流动规律 | 第42-48页 |
3.2.3 饱和/过热液体闪蒸在激波管内的流动 | 第48-53页 |
3.2.4 闪蒸波实验研究 | 第53-56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4 闪蒸波转子R718 VCR系统性能研究 | 第57-73页 |
4.1 闪蒸波转子增压器研发及加工工艺研究 | 第57-58页 |
4.2 实验平台的搭建及调试 | 第58-62页 |
4.2.1 实验流程和主要单元设备 | 第58-61页 |
4.2.2 工作过程和主要特点 | 第61-62页 |
4.3 闪蒸波转子的增压特性实验研究 | 第62-63页 |
4.3.1 闪蒸波转子增压能力评价 | 第62-63页 |
4.4 闪蒸波转子增压器的R718 VCR系统热力学分析 | 第63-64页 |
4.4.1 相变波转子宏观热力学模型 | 第63-64页 |
4.5 含有闪蒸波转子的R718 VCR热力学分析 | 第64-68页 |
4.5.1 波转子R718制冷循环热力学模型 | 第64-68页 |
4.6 含闪蒸波转子增压器的R718 VCR循环热力分析 | 第68-71页 |
4.6.1 系统宏观热力学分析 | 第68-70页 |
4.6.2 基本循环和相变波转子循环COP比较 | 第70-71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71-73页 |
5 结论及展望 | 第73-76页 |
5.1 结论 | 第73-74页 |
5.2 展望 | 第74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82页 |
附录A 附录内容名称 | 第82-8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83-84页 |
致谢 | 第84-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