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21页 |
·选题缘由与现实需要 | 第9-10页 |
·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10页 |
·核心概念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综述 | 第12-17页 |
·国外流浪儿童研究 | 第12-14页 |
·国内流浪儿童研究 | 第14-16页 |
·新疆流浪儿童研究 | 第16-17页 |
·流浪儿童越轨、违法行为的研究 | 第17页 |
·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| 第17-19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·论文的结构框架 | 第19-21页 |
第2章 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群体状况 | 第21-33页 |
·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数量与流浪地域分布 | 第21-23页 |
·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数量 | 第21页 |
·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地域分布 | 第21-23页 |
·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群体特征 | 第23-26页 |
·流浪儿童年龄、性别和民族构成 | 第23-24页 |
·流浪儿童身体状况 | 第24页 |
·流浪儿童心理、行为特征 | 第24-26页 |
·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家庭背景 | 第26-28页 |
·经济情况:"非常贫困"占绝大多数 | 第26页 |
·父母状况:多数父母关系不良或已离异 | 第26页 |
·家庭结构:近三分之二不与亲生父母共同生活 | 第26-27页 |
·子女状况:多子女家庭者居多 | 第27页 |
·亲子关系与抚养教育:监护缺失与粗暴管教并存 | 第27-28页 |
·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学校生活 | 第28-29页 |
·受教育情况:普遍未完成义务教育 | 第28-29页 |
·学业状况:成绩不良者居多,半数有旷课经历 | 第29页 |
·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离家情况 | 第29-30页 |
·流浪时间与次数 | 第29-30页 |
·离家原因:被诱拐、劫持者居多 | 第30页 |
·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街头生活 | 第30-31页 |
·生存方式:被犯罪集团控制,以偷盗为生 | 第30-31页 |
·住宿场所:公共场所到处栖身 | 第31页 |
·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受助情况 | 第31-33页 |
·受助方式:被动接受救助 | 第31-32页 |
·对救助机构的评价:毁誉参半 | 第32-33页 |
第3章 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问题的特殊性及带来的危害与影响 | 第33-41页 |
·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问题的特殊性 | 第33-37页 |
·流浪儿童成为犯罪集团的"敛财工具" | 第33-35页 |
·公安部门处理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问题时遇到的困难 | 第35-36页 |
·民政部门救助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问题时遇到的困难 | 第36-37页 |
·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流浪行为带来的危害与影响 | 第37-41页 |
·对流浪儿童自身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·对流出地新疆整体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·对流入地各个城市的影响 | 第39-41页 |
第4章 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现象的成因分析 | 第41-55页 |
·造成新疆少数民族儿童流浪的经济、社会、文化因素 | 第41-46页 |
·区域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儿童流浪的根本原因 | 第41-44页 |
·区域经济不平衡下的"人口流动"为拐卖儿童提供了生存空间 | 第44-45页 |
·异族文化的陌生与隔阂增加了治理流浪儿童问题的难度 | 第45-46页 |
·造成新疆少数民族儿童流浪的家庭因素 | 第46-49页 |
·家庭贫困是造成儿童流浪的深层原因 | 第46-47页 |
·功能失调的"问题家庭"是儿童离家的温床 | 第47-49页 |
·造成新疆少数民族儿童流浪的学校因素 | 第49-51页 |
·学校对儿童流浪行为的影响 | 第50页 |
·同辈关系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·造成新疆少数民族儿童流浪的社区基层工作不力的因素 | 第51-52页 |
·造成新疆少数民族儿童流浪的个体因素 | 第52-55页 |
·儿童自身性格与行为上的原因 | 第52页 |
·多次流浪经历的潜在影响 | 第52-55页 |
第5章 对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预防、救助与矫治教育的对策建议 | 第55-69页 |
·对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预防的对策建议 | 第55-60页 |
·家庭层面 | 第55-56页 |
·学校层面 | 第56-57页 |
·社区层面 | 第57-58页 |
·国家层面 | 第58-60页 |
·对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救助的对策建议 | 第60-63页 |
·公安部门:加大力度打击犯罪集团,解救被控制的流浪儿童 | 第60-61页 |
·民政部门:做好接收、安置、遣返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的工作 | 第61-63页 |
·对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回归教育的对策建议 | 第63-69页 |
·分层分类的教育模式 | 第63-65页 |
·教育内容灵活多样,体现实用性 | 第65-67页 |
·定期回访,防止重复流浪 | 第67-69页 |
第6章 结语 | 第69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5页 |
附录1 | 第75-77页 |
附录2 | 第77-79页 |
附录3 | 第79-81页 |
致谢 | 第81-8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