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保险论文--中国保险业论文--各种类型保险论文

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筹资问题与对策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5页
    1.1 论文研究背景、目的及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论文研究的背景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论文研究的目的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论文研究的意义第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1.3 论文写作思路及研究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论文写作思路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论文研究方法第14页
    1.4 论文研究特色第14-15页
第2章 国外社会保障基金筹资经验借鉴第15-20页
    2.1 社会保障基金的基本概念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社会保障基金的内涵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社会保障基金的特征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社会保障基金的功能第15-16页
    2.2 国外社会保障基金的概述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德国社会保障基金概述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美国社会保障基金概述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新加坡社会保障基金概述第18-19页
    2.3 国外社会保障基金筹资的启示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国家制定社会保障法使执法更有依据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使管理更加高效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社会保障基金参保扩面使资金更多保障第19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19-20页
第3章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筹资现状和问题分析第20-30页
    3.1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概述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历史沿革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构成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筹资模式第22-24页
    3.2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筹资的现状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收支不平衡导致缺口不断扩大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社保缴费基数不准并且基金征缴率低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社会统筹过低并且覆盖面范围小第26页
    3.3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筹资的问题分析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社会保障基金法律体制不健全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社会保障基金相关主体定位不准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过少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社会保障基金运行全程缺乏透明性第28-29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29-30页
第4章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筹资对策第30-41页
    4.1 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法制建设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加强社会保障的立法建设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完善社会保障权利的救济制度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普及社会保障的相关知识第31-32页
    4.2 政府应明确相关主体的责任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政府承担的责任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企业承担的责任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第三方组织承担的责任第33页
    4.3 扩宽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开通慈善捐赠渠道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征收由社会保险费变更为社会保障税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设立彩票发行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开征新税种或调整税收作为补充第36页
    4.4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监督体系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行政监督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审计监督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社会监督第36-37页
    4.5 扩大社会保障基金覆盖面扩大资金来源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农民工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失地农民第37-38页
    4.6 社会保障基金融资的其他方法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加大财政补给力度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灵活运用退休年限抵御人口老龄化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6.3 收支形式扩充为实物第39-40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40-41页
结论第41-42页
参考文献第42-45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45-46页
致谢第46-47页
个人简历第47页

论文共4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
下一篇:哈尔滨海关服务于黑龙江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