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0页 |
1.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课题基础 | 第13-18页 |
1.2.1 异步电机调速 | 第13-16页 |
1.2.2 变频器的发展及应用 | 第16页 |
1.2.3 模糊控制技术的背景知识 | 第16-18页 |
1.2.4 电机节能控制技术简介 | 第18页 |
1.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城市恒压供水系统分析 | 第20-33页 |
2.1 供水系统的构成和特点 | 第20-22页 |
2.1.1 供水系统的构成 | 第20-21页 |
2.1.2 供水系统的主要参数 | 第21页 |
2.1.3 泵的机械特性 | 第21-22页 |
2.2 异步电机变频调速及节能方法概述 | 第22-30页 |
2.2.1 异步电机控制原理 | 第22-25页 |
2.2.2 泵类负载变频调速节能原理 | 第25-29页 |
2.2.3 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的特点 | 第29-30页 |
2.3 其它节能方式 | 第30-32页 |
2.3.1 无功功率修订 | 第30-32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三章 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的模糊控制设计策略 | 第33-52页 |
3.1 系统结构及数学建模 | 第33-36页 |
3.1.1 变频恒压供水模糊控制系统介绍 | 第33-34页 |
3.1.2 恒压供水系统的模糊控制工作原理 | 第34-35页 |
3.1.3 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的数学模型 | 第35页 |
3.1.4 系统控制算法 | 第35-36页 |
3.2 供水系统模糊PID控制器原理 | 第36-42页 |
3.2.1 常规PID控制 | 第36-42页 |
3.3 模糊控制原理 | 第42-48页 |
3.3.1 模糊控制的介绍 | 第42页 |
3.3.2 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 | 第42-43页 |
3.3.3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 | 第43-48页 |
3.3.3.1 模糊化 | 第44-46页 |
3.3.3.2 模糊推理 | 第46-48页 |
3.4 自适应模糊PID控制 | 第48-50页 |
3.4.1 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原理 | 第48-50页 |
3.4.2 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| 第50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0-52页 |
第四章 使用MATLAB/SIMULINK软件建立自适应模糊PID控制模型 | 第52-64页 |
4.1 MATLAB仿真软件介绍 | 第52-54页 |
4.2 PID控系统设计及仿真 | 第54-56页 |
4.3 自适应模糊PID的设计及仿真 | 第56-62页 |
4.3.1 模糊变量定义 | 第56页 |
4.3.2 隶属度函数选取 | 第56-58页 |
4.3.3 模糊矩阵设计 | 第58-60页 |
4.3.4 采样时间的选择 | 第60-61页 |
4.3.5 自适应模糊PID系统仿真结构图 | 第61-62页 |
4.3.6 仿真结果比较 | 第62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2-64页 |
第五章 供水节能系统硬件设计 | 第64-71页 |
5.1 主电路及控制电路分析 | 第64页 |
5.2 系统硬件介绍 | 第64-70页 |
5.2.1 ABB AC PLC | 第64-66页 |
5.2.2ABB ACS510变频器 | 第66-68页 |
5.2.3 ABB M3系列高效电机 | 第68页 |
5.2.4 ABB针对供水管网和泵站的解决方案 | 第68-70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第六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 | 第71-78页 |
6.1 总体流程图 | 第71-73页 |
6.2 控制系统主程序 | 第73-75页 |
6.3 故障检测子程序 | 第75页 |
6.4 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子程序 | 第75-77页 |
6.5 本章小结 | 第77-78页 |
第七章 项目测试结果分析 | 第78-81页 |
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1-83页 |
8.1 结论 | 第81页 |
8.2 展望 | 第81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6页 |
控制器结构化文本(附录 1) | 第86-89页 |
电机变频控制C程序节选(附录 2) | 第89-93页 |
现场设备照片(附录 3) | 第93-95页 |
致谢 | 第95-9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| 第9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