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艺术论文--绘画论文--绘画技法论文--各种画技法:按用途分论文

壮族民俗文化元素在动漫角色中的设计应用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一、引言第10-13页
    (一) 课题来源第10页
    (二)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页
    (三)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 国内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2. 国外研究现状第11页
    (四) 研究的重点及难点第11-12页
    (五) 研究方法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 文献研究法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2. 探索性研究法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3. 比较分析法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4. 系统分析法第12-13页
二、壮族民俗文化元素中的动漫元素第13-23页
    (一) 壮族民俗文化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 历史概括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 元素概括第13页
    (二) 动漫剧本创作依据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 传说性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 魔幻性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3. 图腾性第15页
    (三) 动漫角色设计资源第15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 米洛甲传说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 蚂拐图腾传说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3. 刘三姐传说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4. 马骨胡传说第19-20页
    (四) 动漫音乐素材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 山歌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 壮剧第21-23页
三、动漫角色的形象设计第23-27页
    (一) 形象类别和性质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 动漫角色的形象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 视觉形象的类别第23-24页
    (二) 形象设计的过程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 形象的发现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 形象的创造第25页
    (三) 形象设计的艺术性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 情感性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 假定性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 表现性第26-27页
四、壮族动漫角色的设计要则第27-37页
    (一) 动漫角色的塑造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1. 形象造型元素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 性格造型元素第27页
    (二) 角色塑造的原则第27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 设计与创新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 传承与文化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 写实与幻想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 教育与娱乐第31-33页
    (三) 角色塑造的方法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1. 变形与夸张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 象征与拟人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 色彩与认知第35-37页
五、设计应用—米洛甲的动漫造型设计第37-48页
    (一) 设计主题与定位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1. 设计主题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2. 设计定位第37-38页
    (二) 设计方案第38-45页
        1. 元素提取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 颜色提取第39-45页
    (三) 在动漫产品中的应用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1. 动漫文化用品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2. 动漫生活用品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 动漫娱乐产品第47-48页
结语第48-49页
注释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1页
发表论文情况第51-52页
致谢第52-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历史书写与文化博弈:清朝南明史书写的历史学考察
下一篇:广告摄影艺术的创意风格流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