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高压联网后电网限流措施和分区原则的研究
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| 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| 1.2 特高压和大电网运行技术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7页 |
| 1.2.1 特高压交流输电方式技术特点 | 第10-11页 |
| 1.2.2 特高压输电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| 1.2.3 限制短路电流的常用方法 | 第12-13页 |
| 1.2.4 国内外大城市电网分区运行现状 | 第13-17页 |
| 1.3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| 第17-18页 |
| 第2章 特高压联网对受端电网影响的仿真分析 | 第18-25页 |
| 2.1 特高压接入对受端电网影响概述 | 第18-19页 |
| 2.2 仿真电网概况 | 第19-21页 |
| 2.3 短路电流水平的仿真分析 | 第21-23页 |
| 2.4 本章小节 | 第23-25页 |
| 第3章 特高压联网后常用限流措施适用性的仿真研究 | 第25-43页 |
| 3.1 提高变压器阻抗的适用性分析 | 第25-26页 |
| 3.2 加限流设备的适用性分析和仿真 | 第26-29页 |
| 3.2.1 串联电抗器的适用性分析 | 第26-27页 |
| 3.2.2 应用串联电抗器的仿真分析 | 第27-29页 |
| 3.3 母线分段运行的适用性分析和仿真 | 第29-36页 |
| 3.3.1 母线分段运行的适用范围 | 第29-30页 |
| 3.3.2 特高压站接线方式的研究 | 第30-32页 |
| 3.3.3 母线分列运行方式的仿真分析 | 第32-36页 |
| 3.4 电磁环网解环的适用性分析 | 第36-40页 |
| 3.4.1 电磁环网的种类 | 第37-39页 |
| 3.4.2 电磁环网的解环问题 | 第39-40页 |
| 3.5 变电站规模与短路电流水平分析 | 第40-41页 |
| 3.5.1 500kV变电站出线规模 | 第40页 |
| 3.5.2 500kV变电站变压器台数 | 第40-41页 |
| 3.6 本章小节 | 第41-43页 |
| 第4章 特高压联网后地区电网的分区原则及仿真研究 | 第43-57页 |
| 4.1 大城市电网分区一般性原则 | 第43-45页 |
| 4.2 特高压接入后电网分层分区模型 | 第45-47页 |
| 4.3 含有特高压输电线路电网的分区原则 | 第47-54页 |
| 4.3.1 分区安全性 | 第47页 |
| 4.3.2 分区稳定性 | 第47-48页 |
| 4.3.3 分区经济性 | 第48页 |
| 4.3.4 分区合理性 | 第48-49页 |
| 4.3.5 分区独立性 | 第49-52页 |
| 4.3.6 分区优化方案实现方法 | 第52-54页 |
| 4.4 电网分区运行分析和仿真 | 第54-56页 |
| 4.5 本章小节 | 第56-57页 |
| 第5章 综合限流优化方案的设计和仿真 | 第57-61页 |
| 5.1 综合限流优化方案的设计 | 第57页 |
| 5.2 综合优化方案的仿真校验 | 第57-59页 |
| 5.3 本章小结 | 第59-61页 |
|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1-63页 |
| 6.1 结论 | 第61-62页 |
| 6.2 展望 | 第62-6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3-66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| 第66-67页 |
| 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