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目录 | 第5-7页 |
附表与插图 | 第7-8页 |
绪论 | 第8-17页 |
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| 第8-9页 |
第二节 文献综述 | 第9-13页 |
第三节 研究设计 | 第13-17页 |
一、 研究问题与创新之处 | 第13-14页 |
二、 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三、 研究局限 | 第16页 |
四、 章节介绍 | 第16-17页 |
第一章 测量留学生心目中动态的国家形象 | 第17-24页 |
第一节 国家形象的概念 | 第17-19页 |
第二节 国家形象的测量指标 | 第19-21页 |
一、 感性认识 | 第19-20页 |
二、 理性评价 | 第20-21页 |
第三节 留学生心目中国家形象的动态性 | 第21-24页 |
第二章 广州非洲留学生心目中的中国形象 | 第24-53页 |
第一节 广州的非洲留学生与问卷样本简介 | 第24-32页 |
一、 广州的非洲留学生简介 | 第24-27页 |
二、 问卷样本简介 | 第27-32页 |
第二节 广州非洲留学生心目中的中国形象 | 第32-51页 |
一、 留学生对中国形象的感性认识 | 第33-36页 |
二、 留学生对中国形象的理性评价 | 第36-51页 |
小结 | 第51-53页 |
第三章 广州非洲留学生心目中中国形象的产生和变化及相应政策建议 | 第53-72页 |
第一节 非洲留学生心目中中国形象的产生 | 第53-56页 |
一、 通过人际传播形成的复杂中国形象 | 第53-55页 |
二、 通过大众传播形成的负面中国形象 | 第55-56页 |
第二节 非洲留学生心目中中国形象的变化 | 第56-61页 |
一、 影响“民主水平”的因素 | 第56-59页 |
二、 影响“人民友善程度”的因素 | 第59-61页 |
第三节 塑造非洲留学生心目中良好中国形象的政策建议 | 第61-70页 |
一、 改进非洲留学生心目中中国形象的途径 | 第61-67页 |
二、 培养非洲留学生成为中非未来大使 | 第67-70页 |
小结 | 第70-72页 |
结论 | 第72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8页 |
附录 | 第78-83页 |
致谢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