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内科学论文--传染病论文--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(AIDS艾滋病)论文

督导员制度与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问题研究--以河南省A县为例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20页
    一、 研究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二、 研究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三、 文献综述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国外研究状况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国内研究状况第15-17页
    四、 研究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五、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8-20页
第二章 关键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20-26页
    一、 关键概念界定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督导员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抗病毒治疗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依从性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生存质量第22-23页
    二、 理论基础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目标管理理论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行为改变理论第23-26页
第三章 河南省艾滋病疫情与抗病毒治疗的困境第26-32页
    一、 河南省艾滋病疫情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河南省概况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河南省艾滋病疫情第26-29页
    二、 河南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中的困境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基层医疗条件薄弱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服药管理模式混乱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患者生存质量堪忧第31-32页
第四章 河南省抗病毒治疗服药督导员制度探究第32-42页
    一、 督导员在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定位第32-33页
    二、 督导员的岗位职责第33页
    三、 督导员应具备的素质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政治思想素质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强烈的责任心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认真的工作态度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甘于奉献的品质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 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第35页
    四、 督导员工作应遵循的原则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法制的原则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“以人为本”的原则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科学的原则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“督”“导”结合的原则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 实事求是的原则第36-37页
    五、 工作流程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选拔督导员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培训督导员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检查指导督导员的工作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检测实验室指标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 督导总结第38页
    六、 工作方法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治疗前的准备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服药指导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健康教育、举办座谈会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关爱、沟通、心理辅导第41-42页
第五章 河南省 A 县督导员制度调查与结果分析第42-46页
    一、 河南省 A 县督导员制度实施情况第42页
    二、 实地调查与结果分析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目标人群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目的与方法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评价指标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调查结果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 结论第45-46页
第六章 讨论与建议第46-54页
    一、 材料的真实可靠性第46页
    二、 推广价值第46-47页
    三、 依从性的评估方法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询问患者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测量的方法第47-48页
    四、 影响依从性的因素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家庭系统支持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与患者相关因素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医疗服务质量与医患关系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治疗方案与药物副作用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 社会环境因素第50-51页
    五、 提高依从性方法的创新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手机短信督导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培养同伴宣传员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将服药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定期随访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 社会支持第52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8页
附录第58-64页
致谢第64-66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6-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某市老年人HIV/AIDS流行特点及死亡影响因素分析
下一篇:ICU患儿营养风险筛查以及营养支持治疗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