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5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8页 |
| 绪论 | 第11-15页 |
| (一) 研究背景、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(二)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| (三)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| 一、商标权和商号权冲突问题概述 | 第15-29页 |
| (一) 商标权和商号权冲突问题的提出 | 第15-18页 |
| 1. 典型案例一:志邦公司诉周烽不正当竞争案 | 第15-16页 |
| 2. 典型案例二:甘肃祁连山公司诉嘉峪关祁连山公司侵犯商标权案 | 第16-18页 |
| (二) 商标权和商号权冲突问题的理论探讨 | 第18-29页 |
| 1. 商标权和商号权的概念与性质 | 第18-22页 |
| 2. 商标权和商号权冲突的界定 | 第22-24页 |
| 3. 商标权和商号权冲突的原因分析 | 第24-26页 |
| 4. 商标权和商号权冲突的类型 | 第26-29页 |
| 二、国外解决商标权和商号权冲突的立法实践及启示 | 第29-37页 |
| (一) 国外立法实践 | 第29-34页 |
| 1. 国际公约相关规定 | 第29-30页 |
| 2. 美国相关立法 | 第30-31页 |
| 3. 德国相关立法 | 第31-32页 |
| 4. 法国相关立法 | 第32-33页 |
| 5. 日本相关立法 | 第33页 |
| 6. 加拿大相关立法 | 第33-34页 |
| (二) 国外立法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| 第34-37页 |
| 1. 严格商标和商号的注册条件 | 第35页 |
| 2. 明确商标权和商号权冲突解决的基本原则 | 第35页 |
| 3. 规范商标权和商号权冲突的判定标准与法律责任 | 第35-36页 |
| 4. 重视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的兜底性保护作用 | 第36-37页 |
| 三、我国解决商标权和商号权冲突的立法规定及存在的问题 | 第37-42页 |
| (一) 商标类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及存在的问题 | 第37-39页 |
| (二) 商号类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及存在的问题 | 第39-40页 |
| (三)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相关规定及存在的问题 | 第40-42页 |
| 四、解决我国商标权和商号权冲突的建议 | 第42-55页 |
| (一) 解决商标权和商号权冲突相关建议的理论基础 | 第42-43页 |
| 1. 利益衡平原则 | 第42-43页 |
| 2. 禁止混淆原则 | 第43页 |
| (二) 解决商标权和商号权冲突的具体建议 | 第43-55页 |
| 1. 完善《商标法实施条例》的建议 | 第43-48页 |
| 2. 完善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的建议 | 第48-52页 |
| 3. 其他建议 | 第52-55页 |
| 结语 | 第55-57页 |
| 致谢 | 第57-5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9-63页 |
| 附录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