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2-16页 |
1.2.1 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研究进展 | 第12-14页 |
1.2.2 碳排放研究进展 | 第14-15页 |
1.2.3 低碳经济研究进展 | 第15-16页 |
1.3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| 第17-21页 |
2.1 青海省研究区概况 | 第17页 |
2.2 地理环境 | 第17页 |
2.3 行政区划 | 第17页 |
2.4 地形地貌 | 第17-18页 |
2.5 自然资源 | 第18页 |
2.6 经济发展状况 | 第18-21页 |
第三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21-29页 |
3.1 研究内容及范畴界定 | 第21页 |
3.1.1 研究内容 | 第21页 |
3.1.2 空间范畴 | 第21页 |
3.1.3 时间范畴 | 第21页 |
3.2 研究方法 | 第21-28页 |
3.2.1 温室气体核算方法 | 第21-26页 |
3.2.2 温室气体排放碳核算结果评价方法 | 第26-27页 |
3.2.3 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 | 第27-28页 |
3.2.4 绿色发展对策的研究方法 | 第28页 |
3.3 数据来源 | 第28-29页 |
第四章 青海省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及特征分析 | 第29-35页 |
4.1 青海省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| 第29-30页 |
4.2 青海省各地区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及特征分析 | 第30-32页 |
4.3 清单的比较分析 | 第32页 |
4.4 小结 | 第32-35页 |
第五章 青海省温室气体排放动态研究 | 第35-41页 |
5.1 各部门温室气体排放的构成及动态分析 | 第35页 |
5.2 不同种类温室气体排放的动态分析 | 第35-36页 |
5.3 人均及单位面积温室气体排放的动态分析 | 第36-37页 |
5.4 万元GDP的温室气体、碳强度及能源强度的动态分析 | 第37-38页 |
5.5 碳排放指数与等级的动态变化 | 第38-39页 |
5.6 小结 | 第39-41页 |
第六章 青海省温室气体排放的空间差异分析 | 第41-51页 |
6.1 区域温室气体排放的空间差异分析 | 第41-42页 |
6.2 人均温室气体排放的空间差异分析 | 第42-43页 |
6.3 单位面积温室气体排放的空间差异分析 | 第43-44页 |
6.4 万元GDP的温室气体排放的空间差异分析 | 第44-46页 |
6.4.1 各地区的万元GDP的温室气体的空间差异分析 | 第44-45页 |
6.4.2 各地区碳强度空间差异分析 | 第45-46页 |
6.4.3 各地区能源强度空间差异分析 | 第46页 |
6.5 碳排放指数的空间差异分析及等级划分 | 第46-48页 |
6.6 小结 | 第48-51页 |
第七章 青海省温室气体排放驱动因素及低碳经济发展能力分析 | 第51-59页 |
7.1 温室气体排放驱动因素分析 | 第51-53页 |
7.2 低碳经济情景分析与预测 | 第53-56页 |
7.2.1 基准情景(BAU)设定 | 第54页 |
7.2.2 低碳经济政策情景(LES)设定 | 第54-55页 |
7.2.3 情景预测与分析 | 第55-56页 |
7.3 绿色发展对策 | 第56-59页 |
第八章 结论 | 第59-61页 |
8.1 主要结论 | 第59-60页 |
8.2 研究问题的不足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5页 |
附录 | 第65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9页 |
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