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9-22页 |
1.1 高岭土酸性废水的来源、危害及性质 | 第9-10页 |
1.1.1 高岭土酸性废水的来源 | 第9-10页 |
1.1.2 高岭土酸性废水的性质及危害 | 第10页 |
1.2 酸性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| 第10-14页 |
1.2.1 物理法 | 第10-11页 |
1.2.2 化学法 | 第11-12页 |
1.2.3 生物化学法 | 第12-14页 |
1.3 水垢及其控制 | 第14-16页 |
1.3.1 水垢的种类和特点 | 第14-15页 |
1.3.2 水垢的控制 | 第15-16页 |
1.4 脱钙技术研究进展 | 第16-20页 |
1.4.1 物理法 | 第16-18页 |
1.4.2 化学法 | 第18-20页 |
1.5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| 第20-22页 |
1.5.1 课题研究的目的 | 第20页 |
1.5.2 课题研究的内容 | 第20-22页 |
第2章 CaCO_3和 CaSO_4共沉淀试验研究 | 第22-34页 |
2.1 试验材料与方法 | 第22-25页 |
2.1.1 试验材料 | 第22-23页 |
2.1.2 试验方法 | 第23-24页 |
2.1.3 分析项目与方法 | 第24-25页 |
2.2 结果与讨论 | 第25-33页 |
2.2.1 硫酸根离子浓度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2.2.2 温度的影响 | 第26-29页 |
2.2.3 CaSO_4溶度积变化 | 第29-31页 |
2.2.4 沉淀物 SEM 分析 | 第31-33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3章 高岭土酸性废水处理及处理后废水脱钙技术研究 | 第34-53页 |
3.1 试验材料与方法 | 第34-41页 |
3.1.1 试验材料 | 第34-36页 |
3.1.2 试验方法 | 第36-40页 |
3.1.3 分析项目与方法 | 第40-41页 |
3.2 结果与讨论(高岭土酸性废水处理研究) | 第41-43页 |
3.2.1 中和 pH 的影响 | 第41页 |
3.2.2 搅拌时间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3.2.3 沉淀时间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(中和除渣后的废水脱钙技术研究—诱导结晶过程) | 第43-48页 |
3.3.1 搅拌温度的影响 | 第43页 |
3.3.2 搅拌时间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3.3.3 晶种投加量的影响 | 第44页 |
3.3.4 脱钙 pH 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3.3.5 搅拌速度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3.3.6 正交试验 | 第46页 |
3.3.7 最佳工艺条件下的重复实验 | 第46-47页 |
3.3.8 晶体成长动力学研究 | 第47-48页 |
3.4 结果与讨论(中和除渣后的废水脱钙技术研究—絮凝沉淀过程) | 第48-51页 |
3.4.1 PAM 投加量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3.4.2 慢速搅拌时间的影响 | 第49页 |
3.4.3 慢速搅拌速率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3.4.4 沉淀时间的影响 | 第50页 |
3.4.5 絮体 SEM 分析 | 第50-51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1-53页 |
第4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53-55页 |
4.1 结论 | 第53-54页 |
4.2 建议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