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代自然灾害赋研究
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页 |
| 绪论 | 第6-14页 |
| 1.1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6页 |
| 1.2 研究现状 | 第6-10页 |
| 1.2.1 宋代灾害研究 | 第6-7页 |
| 1.2.2 宋赋研究 | 第7-10页 |
| 1.3 基本概念及研究对象的界定 | 第10-13页 |
| 1.3.1 古今“灾害”与“灾异”辨析 | 第10-12页 |
| 1.3.2 自然灾害赋概念界定 | 第12-13页 |
| 1.4 研究内容,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3-14页 |
| 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| 1.4.2 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3-14页 |
| 第一章 《诗经》、楚辞及宋前赋的灾害书写 | 第14-26页 |
| 1.1 《诗经》中的自然灾害 | 第14-16页 |
| 1.2 楚辞中的自然灾害 | 第16-20页 |
| 1.3 宋前赋的灾害书写 | 第20-26页 |
| 第二章 宋代自然灾害赋分类考查 | 第26-40页 |
| 2.1 水灾赋 | 第27-30页 |
| 2.2 旱灾赋 | 第30-32页 |
| 2.3 苦热赋 | 第32-35页 |
| 2.4 其它灾害赋 | 第35-40页 |
| 第三章 宋代灾害思想 | 第40-44页 |
| 3.1 天人感应思想缘起与发展 | 第40-42页 |
| 3.2 天人感应下的宋代救灾措施 | 第42-44页 |
| 第四章 宋代灾害赋艺术特色 | 第44-52页 |
| 4.1 议论精彩 | 第44-46页 |
| 4.2 尚理重情 | 第46-49页 |
| 4.3 散文气质 | 第49-52页 |
| 余论 | 第52-5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| 附表 | 第56-58页 |
| 后记 | 第58-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