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巴山区公路桥梁山洪灾害破坏机理与风险评估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研究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10-13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-15页 |
1.3.1 存在的问题 | 第13页 |
1.3.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秦巴山区公路桥梁山洪破坏类型及原因分析 | 第15-25页 |
2.1 公路桥梁山洪破坏类型 | 第15-19页 |
2.1.1 梁桥破坏类型 | 第15-17页 |
2.1.2 拱桥破坏类型 | 第17-19页 |
2.2 自然因素影响 | 第19-21页 |
2.2.1 气候特点 | 第19-20页 |
2.2.2 降水分布 | 第20页 |
2.2.3 河流特征 | 第20-21页 |
2.2.4 地形地貌特征 | 第21页 |
2.3 人为因素影响 | 第21-24页 |
2.3.1 设计方面 | 第21-22页 |
2.3.2 施工方面 | 第22-23页 |
2.3.3 养护方面 | 第23-24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秦巴山区公路桥梁山洪破坏机理研究 | 第25-38页 |
3.1 秦巴山区山洪形成原因及特点 | 第25-26页 |
3.1.1 山洪形成原因 | 第25-26页 |
3.1.2 山洪特点 | 第26页 |
3.2 山洪对桥梁的破坏作用 | 第26-32页 |
3.2.1 山洪对桥梁的水平作用力 | 第26-29页 |
3.2.2 山洪对桥梁的竖向作用力 | 第29-30页 |
3.2.3 山洪漂浮物对桥梁的撞击作用力 | 第30-32页 |
3.3 山洪作用下空心板梁桥受力计算 | 第32-36页 |
3.3.1 桥梁概况 | 第32页 |
3.3.2 山洪作用力大小计算 | 第32-34页 |
3.3.3 山洪破坏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4-36页 |
3.4 小结 | 第36-38页 |
第四章 公路桥梁山洪破坏风险评估与维护管理策略 | 第38-50页 |
4.1 风险评估概述 | 第38-43页 |
4.1.1 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 | 第38-42页 |
4.1.2 风险评估的步骤 | 第42-43页 |
4.2 公路桥梁山洪破坏风险评估 | 第43-46页 |
4.2.1 建立风险评价模型 | 第43页 |
4.2.2 风险评价指标的确立 | 第43-44页 |
4.2.3 风险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| 第44-45页 |
4.2.4 风险评估结果 | 第45-46页 |
4.3 山区公路桥梁抗山洪破坏维护策略 | 第46-49页 |
4.3.1 公路桥梁抗山洪破坏常规维护 | 第46-47页 |
4.3.2 公路桥梁抗山洪破坏预防性维护 | 第47-49页 |
4.4 小结 | 第49-50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50-52页 |
结论 | 第50页 |
展望 | 第50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