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结构论文--混凝土结构、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

再生混凝土框架节点区粘结锚固性能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1章 绪论第8-19页
    1.1 本课题研究的时代背景及意义第8-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再生骨料性能研究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再生混凝土性能研究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研究第14-18页
    1.3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第18-19页
第2章 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锚固理论第19-24页
    2.1 各国规范关于节点处梁纵筋不同的锚固要求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美国ACI318-11规范[74]关于节点梁纵筋的锚固要求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日本AIJ建筑法规[75]关于节点区梁纵筋的锚固要求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新西兰规范关于节点区梁纵筋的锚固要求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欧洲规范关于节点处梁纵筋的锚固要求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中国规范[79]关于节点锚固的要求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6 各国规范关于节点锚固要求对比第22页
    2.2 本章小结第22-24页
第3章 试验构件的设计制作与试验方案第24-36页
    3.1 试验设计第24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构件尺寸设计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构件配筋及参数设计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ZRJ-3水平加腋构造做法第29-30页
    3.2 材料性能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再生混凝土性能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钢筋性能第31页
    3.3 构件制作第31-32页
    3.4 试验方案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试验加载装置及加载制度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试验测量内容及方法第33-35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35-36页
第4章 试验现象及数据分析第36-56页
    4.1 试验现象第3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构件ZRJ-1试验过程及现象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构件ZRJ-2试验过程及现象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构件ZRJ-3试验过程及现象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构件BRJ-1试验过程及现象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构件BRJ-2试验过程及现象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6 构件BRJ-3试验过程及现象第45-47页
    4.2 试验数据分析第47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滞回曲线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骨架曲线及承载力退化曲线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刚度退化曲线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构件延性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耗能能力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梁端塑性铰第54-55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55-56页
第5章 再生混凝土框架节点抗剪承载力及粘结锚固性能分析第56-62页
    5.1 抗剪承载力分析第56-59页
    5.2 粘结锚固性能分析第59-61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61-62页
结论及展望第62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69页
附录A 部分梁纵筋应变曲线第69-70页
附录B 部分箍筋应变曲线第70-71页
致谢第71-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安防管理的医院门急诊部建筑设计研究--以北京市属医院为例
下一篇:城市历史景观视角下成都古城历史层积的调查与保护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