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00kV蝶沧甲乙线杆塔参数对雷击跳闸率的影响分析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论文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5页 |
1.2.1 绕击分析方法现状 | 第10-14页 |
1.2.2 反击分析方法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3 本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500kV 蝶沧甲乙线概况及雷电参数统计 | 第17-27页 |
2.1 线路特征参数统计 | 第17-23页 |
2.1.1 杆塔地形及海拔 | 第18-19页 |
2.1.2 杆塔接地电阻 | 第19-20页 |
2.1.3 杆塔结构高度 | 第20-21页 |
2.1.4 地线保护角度 | 第21-22页 |
2.1.5 绝缘子串长度 | 第22-23页 |
2.2 雷电相关参数及统计 | 第23-27页 |
2.2.1 雷日与雷暴小时 | 第23-25页 |
2.2.2 地面落雷密度 | 第25页 |
2.2.3 雷电流幅值 | 第25-26页 |
2.2.4 雷电参数获得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500kV 蝶沧甲乙线防雷特性分析 | 第27-39页 |
3.1 电气几何模型与绕击跳闸率 | 第27-32页 |
3.1.1 电气几何模型 | 第27-30页 |
3.1.2 电气几何模型防雷特性结果 | 第30-32页 |
3.2 先导发展法与雷击跳闸率 | 第32-35页 |
3.2.1 先导发展法 | 第32-33页 |
3.2.2 先导发展法防雷特性结果 | 第33-35页 |
3.3 不同模型防雷特性结果比较 | 第35-36页 |
3.4 线路杆塔雷击跳闸风险分级 | 第36-39页 |
第四章 杆塔参数与雷击跳闸率相关性 | 第39-46页 |
4.1 绕击跳闸率影响因素 | 第39-42页 |
4.1.1 接地电阻对绕击跳闸率的影响 | 第39页 |
4.1.2 杆塔结构高度对绕击跳闸率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4.1.3 地线保护角对绕击跳闸率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4.1.4 杆塔地形类型对绕击跳闸率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4.2 反击跳闸率影响因素 | 第42-46页 |
4.2.1 接地电阻对反击跳闸率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4.2.2 杆塔结构高度对反击跳闸率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4.2.3 地线保护角对反击跳闸率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4.2.4 其他因素对反击跳闸率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第五章 线路综合防雷措施改造方案制定 | 第46-50页 |
5.1 防雷措施分析和选择 | 第46-50页 |
5.1.1 减小杆塔接地电阻 | 第46-47页 |
5.1.2 减小地线保护角 | 第47页 |
5.1.3 加强线路绝缘水平 | 第47-48页 |
5.1.4 安装线路氧化锌避雷器 | 第48页 |
5.1.5 架设耦合地线 | 第48页 |
5.1.6 安装可控放电避雷针 | 第48-50页 |
第六章 总结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54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附录 1: 500kV 蝶沧线沿线杆塔特征分布表 | 第56-58页 |
附件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