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历史、地理论文--风俗习惯论文--中国风俗习惯论文--各地方风俗习惯总志论文

晋宁县宝峰镇“正月接佛”习俗调查

中文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绪论第7-13页
    (一) 选题的原由与意义第7-9页
        1. 选题的原由第7-8页
        2. 选题的意义第8-9页
    (二) 研究对象与资料来源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 研究对象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2. 资料来源第10页
    (三) 相关研究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 民间信仰的相关研究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2. 晋宁地区宗教文化与民俗活动的研究状况第12页
    (四)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 研究的思路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 研究的方法第13页
一、宝峰镇“正月接佛”的形成背景第13-23页
    (一) 自然生态环境第15-16页
    (二) 地理、地质环境第16-17页
    (三) 历史文化环境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 滇中原生民族文化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 元明移民文化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3. 其他宗教文化第19-20页
    (四) 历史资料中的宝峰“正月接佛”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 地方志的记载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 寺庙碑碣的记录第21-22页
    (五) 民间记忆中的宝峰“正月接佛”第22-23页
二、宝峰“正月接佛”的仪式过程及相关文化现象的分析第23-34页
    (一) 宝峰“正月接佛”概况第23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 “巡佛”佛像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 祭祀鼓乐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 接佛仪式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 供奉与功德第27-28页
    (二) 宝峰“正月接佛”的传承现状第28页
    (三) 宝峰“正月接佛”中的民间习俗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 “正月接佛”中的一般习俗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 “正月接佛”中的人生礼俗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 逐渐消失的民间习俗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4. 宝峰镇村庙在宝峰“正月接佛”中的地位和作用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5. 新旧宝泉寺之争第31-32页
    (四) 宝峰镇村庙与庙会组织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 宝峰村庙概况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 宝峰镇的庙会组织第33-34页
三、宝峰“正月接佛”传说与相关信仰第34-37页
    (一) 传说分析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1. “宝峰正月接佛”的传说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 皇娘娘的传说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 红石崖的传说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 异地流传的类似传说第36-37页
    (二) 信仰分析第37页
结论第37-40页
    (一) 多神崇拜,人神亲善的信仰空间第37-38页
    (二) 构建乡村社区的价值观念第38-39页
    (三) 对全球化和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化共生的启示第39-40页
参考文献第40-41页
附录第41-49页
致谢第49页

论文共4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建国初期川西地区保险业探析(1949-1958)--以成都市为中心
下一篇:美国亚太军事活动及影响(1898-192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