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信息处理(信息加工)论文--计算机仿真论文

并联机床虚拟装配教学系统的开发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1 绪论第13-19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背景以及选题的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1.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虚拟装配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并联机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研究现状总结第16页
    1.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第17-19页
2 系统的总体结构第19-27页
    2.1 系统的设计要求第19页
    2.2 虚拟装配教学系统的总体结构第19-20页
    2.3 虚拟现实开发软件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常用的开发工具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系统软件开发平台Virtools第20-22页
    2.4 虚拟装配教学系统辅助开发工具第22页
    2.5 硬件配置简介第22-25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25-27页
3 并联机床的机构分析与方案设计第27-33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27页
    3.2 并联机床的机构组成第27页
    3.3 机床的位置求解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3-TPT并联机床的位置反解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3-TPT并联机床的位置正解第30页
    3.4 机床的速度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3.5 方案设计的补充说明第31-32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32-33页
4 并联机床结构设计及三维建模第33-47页
    4.1 高速电主轴的结构设计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高速电主轴的特点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高速电主轴的设计计算及分析第33-37页
    4.2 滚珠丝杠副的选型及计算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滚珠丝杠强度与受压稳定性计算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滚珠丝杠副轴承的选择第39页
    4.3 并联机床三维模型的建立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模型的数据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UG构建并联机床的模型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三维模型导入Virtools第41-42页
    4.4 并联机床干涉验证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创建连杆和运动副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创建驱动和干涉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运动仿真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运动特性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45-47页
5 交互式虚拟装配教学系统的实现第47-69页
    5.1 设计方案第47页
    5.2 零部件自动拆装动画第47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装配序列规划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装配路径规划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拆装动画的制作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视图和多窗口播放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其他辅助功能第52页
    5.3 整机运动仿真动画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3dMax简介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3dMax运动仿真制作第52-54页
    5.4 Virtools虚拟平台的初始设置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模型导入和灯光设置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材质设置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摄像机的设定第54-56页
    5.5 碰撞检测第56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碰撞检测算法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Virtools中的碰撞检测原理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Virtools中碰撞检测的应用第59-60页
    5.6 Virtools系统的功能实现第60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6.1 装配演示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6.2 虚拟装配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6.3 运动仿真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6.4 交互界面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5.6.5 系统发布第63-65页
    5.7 VisualBasic集成各功能模块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7.1 VisualBasic与DeepExploration建立通信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7.2 VisualBasic与Virtools建立通信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5.7.3 登录界面和主界面的设置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7.4 系统各功能界面的设置第67页
    5.8 本章小结第67-69页
6 SDK开发及硬件设备的研究第69-85页
    6.1 SDK开发简介第69页
    6.2 新BB的开发流程第69-72页
    6.3 数据手套第72-7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数据手套简介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传感器位置分布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数据手套数据采集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4 数据手套校正第75页
    6.4 虚拟手装配第75-83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虚拟手的建模第75-78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虚拟手与数据手套的通信原理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6.4.3 数据手套的VirtoolsBB编写第79-81页
        6.4.4 位置跟踪器的原理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 6.4.5 虚拟手装配过程第82-83页
    6.5 其他交互设备第83-84页
    6.6 本章小结第84-85页
7 总结与展望第85-87页
    7.1 总结第85-86页
    7.2 展望第86-87页
致谢第87-89页
参考文献第89-95页
附录:位置跟踪器实现代码第95-99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9-100页

论文共10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机器视觉的大枣检测分级技术的研究与实现
下一篇:“Ceart微刊”手机移动应用界面视觉与交互设计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