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无线通信论文--光波通信、激光通信论文

利用光纤产生涡旋光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1 绪论第8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-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9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自由空间中涡旋光的产生研究现状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利用光纤产生涡旋光的国外研究现状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利用光纤产生涡旋光的国内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涡旋光产生的发展趋势第14-15页
    1.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5-16页
2 涡旋光基本理论分析第16-26页
    2.1 涡旋光与轨道角动量基本理论分析第16-18页
    2.2 常见的几种涡旋光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厄米-高斯光束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拉盖尔-高斯光束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高阶贝塞尔光束第21-22页
    2.3 利用光纤产生涡旋光的方法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相耦合元件法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光纤光栅法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光纤耦合转化法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光子晶体光纤转化法第24-25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5-26页
3 光纤产生涡旋光的耦合模理论第26-44页
    3.1 光纤模式理论第26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波动方程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光纤中的矢量模式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导模截止与远离截止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弱导近似下的标量模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利用光纤产生涡旋光原理分析第34-36页
    3.2 光纤产生涡旋光的影响因素及分析第36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入射波长对涡旋光产生的影响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光纤内外折射率差对涡旋光产生的影响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光纤纤芯半径对涡旋光产生的影响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入射角度对涡旋光激发效率的影响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离轴入射光纤对涡旋光产生的影响第42-43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43-44页
4 利用少模光纤产生涡旋光的实验第44-52页
    4.1 实验原理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利用少模光纤产生涡旋光的原理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涡旋光的激发效率分析第45-46页
    4.2 实验方案设计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器材简介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实验装置第47页
    4.3 利用少模光纤产生涡旋光的实验第47-50页
    4.4 利用少模光纤产生涡旋光的相位检测实验第50-51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1-52页
5 涡旋光的相位检测实验第52-60页
    5.1 干涉法检测涡旋光相位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涡旋光自身干涉检测法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双缝干涉检测法第53-54页
    5.2 衍射法检测涡旋光相位第54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三角形衍射检测法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方孔衍射检测法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单缝衍射检测法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圆孔衍射检测法第58-59页
    5.3 干涉法与衍射法的比较分析第59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59-60页
6 总结与展望第60-62页
    6.1 论文研究总结第60页
    6.2 前景展望第60-62页
致谢第62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70页
附录第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无波前探测的相干光通信系统实验研究
下一篇:无线紫外光MIMO信道中BCOSTBC编码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