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导言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经营者集中概述 | 第11-17页 |
一、经营者集中的概念 | 第11-12页 |
二、经营者集中的分类 | 第12-15页 |
(一) 按照经营者间的经济关系划分 | 第12-13页 |
(二) 按照具体集中的形式划分 | 第13-15页 |
三、对经营者集中反垄断规制的宗旨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欧美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标准 | 第17-28页 |
一、欧盟经营者集中审查标准 | 第17-19页 |
(一) 滥用市场支配性地位标准 | 第17-18页 |
(二) 市场支配性地位标准 | 第18-19页 |
(三) 严重妨碍有效竞争标准 | 第19页 |
二、美国经营者集中审查标准 | 第19-22页 |
(一) 四企业集中度 | 第20-21页 |
(二) 赫芬达尔指数 | 第21页 |
(三)1992年《横向并购指南》中规定的其他因素 | 第21-22页 |
三、欧盟标准(SIEC)与美国标准(SLC)的比较 | 第22-24页 |
(一) 欧美标准在实质内容上趋向一致 | 第22-23页 |
(二) 欧美标准在技术规定上略有不同 | 第23-24页 |
四、欧美集中审查标准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| 第24-26页 |
五、小结 | 第26-28页 |
第三章 中国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标准 | 第28-41页 |
一、我国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标准 | 第28-32页 |
(一) 我国的经营者集中审查标准与欧美趋同 | 第28-30页 |
(二) 完善我国的经营者集中审查标准 | 第30页 |
(三) 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执法情况 | 第30-32页 |
二、我国经营者集中审查的豁免规定 | 第32-34页 |
三、对我国集中审查标准的解构 | 第34-37页 |
四、经营者集中审查的效率抗辩 | 第37-40页 |
五、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四章 集中审查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1-50页 |
一、要关注反垄断法自身的不确定性和执行的阶段性 | 第41-43页 |
二、要关注产业政策对竞争政策的影响 | 第43-45页 |
三、要关注跨国协调对竞争政策的影响 | 第45-47页 |
四、要关注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对竞争政策的影响 | 第47-50页 |
结束语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