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--环境监测论文--大气监测论文

波长调制光谱技术中免标定气体检测方法的研究及优化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主要符号表第8-12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23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页
    1.2 现有气体浓度测量方法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接触式测量方法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非接触式测量方法第13-16页
    1.3 TDLAS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展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TDLAS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8-20页
    1.4 论文的研究目的、结构及内容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论文的研究目的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论文组织结构及内容第21-23页
第二章 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基本测量原理第23-35页
    2.1 TDLAS测量的基本原理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分子吸收光谱基本原理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Beer-Lambert定律第24-25页
    2.2 谱线线型函数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Gauss线型函数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Lorentz线型函数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Voigt线型函数第26-28页
    2.3 直接吸收光谱技术第28-29页
    2.4 波长调制光谱方法第29-32页
    2.5 现有RAM方法的原理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气体吸收谱线线型提取方法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强吸收测量环境中的修正方式第34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34-35页
第三章 基于剩余幅度调制技术对强吸收下气体浓度的测量研究第35-52页
    3.1 基于傅里叶级数展开的理论分析第35-37页
    3.2 基于RAM信号的气体参数免标定算法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线型函数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免标定算法的实现步骤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甲烷气体谱线选择第39-41页
    3.3 实验系统的设计与搭建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实验系统架构及流程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实验装置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调制频率的确定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调制电压的选择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参考信号相位角的确定第44-45页
    3.4 实验数据处理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频率响应特性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背景信号归一化过程第47-48页
    3.5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8-51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51-52页
第四章 基于三角波调制的免标定气体浓度测量方法研究第52-64页
    4.1 免标定方法实现步骤第52-55页
    4.2 三角波调制方式下的DFB激光器频率响应模型的建立第55-58页
    4.3 实验和结果分析第58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实验过程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实验结果第58-62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2-64页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4-66页
    5.1 总结第64-65页
    5.2 论文创新点第65页
    5.3 进一步工作展望第65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71页
致谢第71-7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主要学术成果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超短光脉冲测量系统的设计
下一篇:低功耗的张弛振荡电路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