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| 第13-14页 |
1 引言 | 第14-17页 |
2 对象与方法 | 第17-25页 |
2.1 研究对象和样本量的估计 | 第17-18页 |
2.1.1 研究对象 | 第17页 |
2.1.2 样本量的估计 | 第17-18页 |
2.2 调查内容与方法 | 第18-20页 |
2.2.1 问卷调查 | 第18页 |
2.2.2 体格检查 | 第18页 |
2.2.3 实验室检测 | 第18-19页 |
2.2.4 基线时研究变量的定义 | 第19-20页 |
2.2.5 随访时结局变量的定义 | 第20页 |
2.3 G6PC2基因SNP位点选择与基因分型 | 第20-21页 |
2.3.1 G6PC2基因SNP位点的选择 | 第20-21页 |
2.3.2 基因分型流程 | 第21页 |
2.4 质量控制 | 第21-22页 |
2.5 统计学分析 | 第22-25页 |
3 结果 | 第25-37页 |
3.1 研究对象的基线人口统计学特征 | 第25-26页 |
3.2 研究对象的体格检查和生化指标分析 | 第26页 |
3.3 G6PC2基因多态性位点Hardy-Weinberg平衡检验 | 第26-27页 |
3.4 G6PC2基因SNP位点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情况 | 第27-28页 |
3.5 传统危险因素与T2DM的关系 | 第28-29页 |
3.6 G6PC2基因位点多态性与T2DM的关系 | 第29-30页 |
3.7 G6PC2基因单体型与T2DM易感性的关联 | 第30-32页 |
3.7.1 等位基因连锁不平衡分析 | 第30-31页 |
3.7.2 基因位点单体型与T2DM的关联 | 第31-32页 |
3.8 基因多态性与BMI和WHtR的交互作用对T2DM的影响 | 第32-34页 |
3.9 基因多态性与BMI和WHtR的联合效应对T2DM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3.10 对照人群中SNP位点与糖代谢相关特征之间的关联 | 第35-37页 |
4 讨论 | 第37-42页 |
4.1 G6PC2基因多态性与T2DM易感性的关联 | 第37-38页 |
4.2 G6PC2基因位点单体型与T2DM易感性的关联 | 第38-39页 |
4.3 G6PC2基因-肥胖相关指标交互作用对T2DM的影响 | 第39页 |
4.4 G6PC2基因-肥胖相关指标联合效应对T2DM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4.5 G6PC2基因多态性与糖代谢相关特征之间的关联 | 第40页 |
4.6 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 | 第40-42页 |
5 结论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8页 |
综述 G6PC2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的研究进展 | 第48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个人简历 | 第58-60页 |
致谢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