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8-13页 |
1.1 小麦品质育种 | 第8页 |
1.1.1 小麦品质育种现状 | 第8页 |
1.1.2 小麦蛋白质与小麦品质的关系 | 第8页 |
1.2 HMW-GS | 第8-9页 |
1.3 簇毛麦 | 第9-11页 |
1.3.1 簇毛麦概述 | 第9页 |
1.3.2 簇毛麦 1V 染色体 | 第9页 |
1.3.3 中国春-簇毛麦整臂互补易位系 T1DL 1VS | 第9-11页 |
1.4 易位系 T1DL 1VS 分子标记辅助回交转育 | 第11-12页 |
1.4.1 利用回交育种转育 T1DL 1VS 易位系 | 第11页 |
1.4.2 回交后代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| 第11-12页 |
1.5 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13-16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13页 |
2.1.1 田间材料 | 第13页 |
2.1.2 实验试剂及耗材 | 第13页 |
2.1.3 实验仪器及设备 | 第13页 |
2.2 实验技术 | 第13-14页 |
2.2.1 人工去雄技术 | 第13页 |
2.2.2 授粉杂交技术 | 第13-14页 |
2.2.3 温室育苗技术 | 第14页 |
2.3 实验方法 | 第14-16页 |
2.3.1 SDS 法提取 DNA | 第14页 |
2.3.2 PCR 扩增反应 | 第14-15页 |
2.3.3 琼脂糖凝胶电泳 | 第15-16页 |
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16-29页 |
3.1 BC2 群体标记筛选及结果分析 | 第16-19页 |
3.2 BC3 群体标记筛选及结果分析(温室加代自交) | 第19-24页 |
3.3 BC3 群体标记筛选及结果分析(大田种植) | 第24-29页 |
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| 第29-31页 |
4.1 结论 | 第29页 |
4.2 讨论 | 第29-31页 |
4.2.1 降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成本 | 第29-30页 |
4.2.2 温室加代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| 第30-3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1-33页 |
致谢 | 第33-34页 |
作者简介 | 第3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