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艺术家在绘画语言中的自“恋”与他“恋”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目录 | 第6-8页 |
引言 | 第8-9页 |
一、自“恋”与他“恋”的现状 | 第9-13页 |
(一) 关于自“恋”与他“恋”的界定 | 第9页 |
1. 什么是“恋” | 第9页 |
(二) 自“恋”与他“恋”的异同 | 第9-10页 |
(三) 自“恋”情结的追求对绘画价值的影响 | 第10-13页 |
1. 打破规矩的规矩 | 第10-11页 |
2. 遒劲的“向日葵” | 第11-13页 |
二、艺术家恋情节的消失 | 第13-18页 |
(一) 自“恋”情节下作品的个性表现 | 第13-15页 |
1. 岳敏君的“假面具 | 第13-14页 |
2. 对“大家庭”的迷恋 | 第14-15页 |
(二) “恋”情节的畸变 | 第15-18页 |
1. 创作内容空虚 | 第15-16页 |
2. 创作的主体性缺失 | 第16页 |
3. 作品应付简单粗糙 | 第16-18页 |
三、我国绘画观念中他“恋”情结滋生的原因 | 第18-22页 |
(一) 艺术品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 | 第18-20页 |
1. 艺术品经济对“恋”的积极影响 | 第18-19页 |
2. 艺术品经济对“恋”的消极影响 | 第19-20页 |
(二) 架上创作中主观能动性的缺失 | 第20-22页 |
1. 盲目崇外与复制现象 | 第20-21页 |
2. 艺术品竞拍导致“恋”情节的异变 | 第21-22页 |
四、创作中“恋”情节的创新 | 第22-26页 |
(一) 我的架上绘画中自“恋”情节的迷失 | 第22-23页 |
(二) 自“恋”情节的回归 | 第23-24页 |
(三) 自“恋”情节的创新 | 第24页 |
(四) 我在绘画创作中对“恋”情结的反思与感悟 | 第24-26页 |
结语 | 第26-2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7-28页 |
后记 | 第2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