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红楼梦》大观园之景观形式模拟还原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1 绪论 | 第7-11页 |
1.1 研究现状分析 | 第7-8页 |
1.1.1 对大观园原址上的探究 | 第7-8页 |
1.1.2 大观园园林艺术上的研究 | 第8页 |
1.1.3 《红楼梦》的植物配置研究 | 第8页 |
1.2 研究意义与目的 | 第8-9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9-11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9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9-11页 |
2 对大观园景观描写忠实还原 | 第11-22页 |
2.1 还原分析小说中的各庭院景观 | 第11-18页 |
2.2 还原分析大观园的重要景点 | 第18-22页 |
3 大观园主要庭院模拟对比研究 | 第22-29页 |
3.1 怡红院—四合院—造园理论 | 第22-23页 |
3.2 潇湘馆—江南园林—翠玲珑 | 第23-24页 |
3.3 蘅芜苑—《园冶》—诗歌 | 第24-25页 |
3.4 稻香村—农桑之趣—春花杏馆 | 第25-26页 |
3.5 秋爽斋—碧桐书院—元曲 | 第26-27页 |
3.6 廖凤轩—城镇民居 | 第27页 |
3.7 栊翠庵—寺观庙宇 | 第27-29页 |
4 大观园主要景观节点模拟对比研究 | 第29-33页 |
4.1 大观园正门景观节点—畅春园—拙政园 | 第29-30页 |
4.2 藕香榭—芙蓉榭 | 第30页 |
4.3 芦雪庵—山湖野景 | 第30页 |
4.4 紫菱洲—开放型芦苇荡 | 第30-31页 |
4.5 凹晶”“凸碧”—皇家园林—阴阳合德 | 第31-33页 |
5 整合对比图纸资料 | 第33-38页 |
结语 | 第38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1页 |
附录 | 第41-42页 |
致谢 | 第42-43页 |
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| 第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