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1 绪论 | 第13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3 本论文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| 第16-19页 |
1.3.1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3.2 本论文的创新点 | 第17-19页 |
2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的基本理论 | 第19-39页 |
2.1 地层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 | 第19-23页 |
2.1.1 铀系 | 第19-21页 |
2.1.2 钍系 | 第21-22页 |
2.1.3 钾系 | 第22-23页 |
2.2 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 | 第23-26页 |
2.2.1 光电效应 | 第23-24页 |
2.2.2 康普顿散射 | 第24-25页 |
2.2.3 电子对效应 | 第25-26页 |
2.3 γ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 | 第26页 |
2.4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的原理 | 第26-27页 |
2.5 LaBr_3(Ce)探测器的性能 | 第27-33页 |
2.5.1 LaBr_3(Ce)探测器的优势 | 第27-30页 |
2.5.2 LaBr_3(Ce)探测器的缺点 | 第30-31页 |
2.5.3 闪烁探测器的测量原理 | 第31-33页 |
2.6 γ能谱测量系统 | 第33-39页 |
2.6.1 γ能谱仪的工作原理 | 第33-34页 |
2.6.2 仪器能量刻度 | 第34-39页 |
3 低能特征峰的选取及数据光滑 | 第39-47页 |
3.1 低能谱段特征峰选择 | 第39-42页 |
3.1.1 能量特征峰选择原则 | 第39页 |
3.1.2 特征峰选择的最优化 | 第39-42页 |
3.2 谱数据光滑 | 第42-44页 |
3.2.1 重心法 | 第42-43页 |
3.2.2 多项式最小二乘拟合法 | 第43-44页 |
3.3 平滑效果分析 | 第44-47页 |
4 低能γ谱的本底扣除 | 第47-57页 |
4.1 常用的本底扣除方法 | 第47-51页 |
4.2 本底扣除的结果 | 第51-57页 |
4.2.1 SNIP法扣除效果 | 第51-55页 |
4.2.2 傅里叶变换法扣除效果 | 第55-57页 |
5 低能特征峰的高斯拟合 | 第57-69页 |
5.1 高斯拟合的数学原理 | 第57-63页 |
5.1.1 曲线拟合 | 第57-58页 |
5.1.2 直线拟合 | 第58-60页 |
5.1.3 二次拟合函数 | 第60-61页 |
5.1.4 指数函数拟合 | 第61页 |
5.1.5 高斯函数拟合的最小二乘算法 | 第61-63页 |
5.2 单个全能峰的高斯拟合 | 第63-69页 |
5.2.1 拟合~(40)K-1.460MeV全能峰 | 第63-65页 |
5.2.2 拟合~(228)Ac-0.908MeV全能峰 | 第65-67页 |
5.2.3 低能重叠峰的高斯拟合 | 第67-69页 |
6 低能特征峰面积的计算 | 第69-75页 |
6.1 全能峰峰区边界的确定 | 第69-72页 |
6.2 低能特征峰净面积的计算 | 第72-73页 |
6.3 逆矩阵法求放射性核素含量 | 第73-75页 |
7 结论与展望 | 第75-77页 |
7.1 论文的主要结论 | 第75-76页 |
7.2 展望 | 第76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1页 |
致谢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