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1章 导论 | 第11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、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2 研究目的 | 第12-13页 |
1.1.3 研究意义 | 第13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3-15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3-14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4-15页 |
1.3 研究重点和难点 | 第15-16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PPP原理及政府行为理论 | 第17-30页 |
2.1 PPP模式基本原理 | 第17-22页 |
2.1.1 PPP模式的内涵 | 第18-20页 |
2.1.2 PPP模式的优势 | 第20-21页 |
2.1.3 PPP模式的类型 | 第21-22页 |
2.2 政府行为基本理论 | 第22-24页 |
2.2.1 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行为 | 第22-23页 |
2.2.2 PPP模式下的政府行为 | 第23-24页 |
2.3 我国PPP模式下的政府行为方式 | 第24-30页 |
2.3.1 政府法律行为方式 | 第24-26页 |
2.3.2 政府对PPP项目的监管方式 | 第26-30页 |
2.3.2.1 价格监管 | 第27页 |
2.3.2.2 服务质量和安全监管 | 第27-28页 |
2.3.2.3 其他方面的监管 | 第28-30页 |
第3章 项目背景及存在问题 | 第30-43页 |
3.1 项目背景 | 第30-31页 |
3.2 项目概况 | 第31-34页 |
3.2.1 项目建设情况 | 第31-32页 |
3.2.2 项目运营情况 | 第32-33页 |
3.2.3 项目监管情况 | 第33-34页 |
3.3 存在的问题 | 第34-43页 |
3.3.1 前期论证不足 | 第35-36页 |
3.3.2 市场化程度不足 | 第36-37页 |
3.3.3 监管的能力不足 | 第37-39页 |
3.3.4 SPV设置不完善 | 第39-41页 |
3.3.5 政府过度干预 | 第41-43页 |
第4章 原因分析 | 第43-48页 |
4.1 PPP模式政府监督管理法律制度的顶层设计不完善 | 第43-45页 |
4.2 政府缺乏专业人才及项目实施经验 | 第45-46页 |
4.3 项目本身风险收益比低 | 第46-47页 |
4.4 PPP项目资产专用性较强 | 第47-48页 |
第5章 完善PPP模式下政府行为的对策 | 第48-53页 |
5.1 宏观方面 | 第48-51页 |
5.1.1 从政策推动走向制度、法制建设 | 第48-49页 |
5.1.2 规范PPP项目的运作框架 | 第49页 |
5.1.3 建立独立的PPP监管机构 | 第49-50页 |
5.1.4 完善融资渠道和退出机制 | 第50-51页 |
5.2 微观方面 | 第51-53页 |
5.2.1 搭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| 第51页 |
5.2.2 政府对自身准确定位 | 第51-52页 |
5.2.3 加强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 | 第52-53页 |
结束语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附录:访谈提纲 | 第57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