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--环境生物学论文--环境植物学论文

九龙江口秋茄红树林土壤-大气温室气体通量随植被恢复变化的研究

目录第4-7页
Contents第7-10页
摘要第10-12页
Abstract第12-13页
表索引第14-15页
Table index第15-16页
图索引第16-17页
Figure index第17-19页
第1章 前言第19-33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9-20页
    1.2 相关研究进展第20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湿地土壤N_2O通量研究进展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湿地土壤CH_4通量研究进展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湿地土壤CO_2通量研究进展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人工恢复对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影响研究进展第29-31页
    1.3 研究意义第31-32页
    1.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第32-33页
第2章 九龙江口秋茄红树林土壤-大气温室气体通量的滩位变化和日变化第33-50页
    2.1 样地概况第33-34页
    2.2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气体样品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土壤样品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2.3 结果第36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大潮日红树林土壤温室气体通量日变化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小潮日红树林土壤温室气体通量日变化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土壤参数日变化及其对红树林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第40-47页
    2.4 讨论第47-50页
第3章 九龙江口秋茄红树林土壤-大气温室气体通量随植被恢复的变化第50-66页
    3.1 样地概况第50-51页
    3.2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气体样品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第52页
    3.3 结果第52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N_2O通量随植被恢复时间变化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CH_4通量随植被恢复时间变化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CO_2通量随植被恢复时间变化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CO_2当量通量随植被恢复时间变化第58-60页
    3.4 讨论第60-66页
第4章 九龙江口秋茄红树林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-大气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第66-80页
    4.1 样地概况第66页
    4.2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土壤样品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第67页
    4.3 结果第67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土壤Eh、含水率和pH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土壤无机氮含量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土壤有机碳、总氮、总磷含量以及碳氮比第71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-大气温室气体通量的相关性第75页
    4.4 讨论第75-80页
第5章 总结第80-83页
    5.1 主要结论第80-81页
    5.2 创新点第81-82页
    5.3 不足与展望第82-83页
参考文献第83-98页
附录第98-99页
致谢第99页

论文共9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原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
下一篇:武汉市城市化水文效应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