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0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21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3-15页 |
1.1.1 国家战略 | 第13页 |
1.1.2 市场需求 | 第13-14页 |
1.1.3 课题创新 | 第14-15页 |
1.2 组态软件概述 | 第15-19页 |
1.2.1 组态软件的概念 | 第15-16页 |
1.2.2 国内外组态软件发展现状 | 第16-18页 |
1.2.3 组态软件发展趋势 | 第18-19页 |
1.3 论文结构安排 | 第19-21页 |
第2章 软件整体设计与实现 | 第21-31页 |
2.1 软件设计 | 第21-22页 |
2.1.1 设计目标 | 第21页 |
2.1.2 功能需求分析 | 第21-22页 |
2.2 实现方法 | 第22-28页 |
2.2.1 技术路线 | 第23页 |
2.2.2 B/S架构 | 第23-24页 |
2.2.3 LAMP技术路线 | 第24-27页 |
2.2.3.1 Linux操作系统 | 第24-25页 |
2.2.3.2 Apache服务器 | 第25页 |
2.2.3.3 MySQL数据库管理系统 | 第25-26页 |
2.2.3.4 PHP后台服务器语言 | 第26-27页 |
2.2.4 前台技术路线 | 第27-28页 |
2.2.5 服务器驱动技术路线 | 第28页 |
2.3 关键技术介绍 | 第28-31页 |
2.3.1 AJAX技术 | 第28-29页 |
2.3.2 Amcharts技术 | 第29页 |
2.3.3 EXT技术 | 第29-31页 |
第3章 人机交互部分的设计与实现 | 第31-75页 |
3.1 人机交互部分整体设计与实现 | 第31-32页 |
3.2 主框架设计与实现 | 第32-40页 |
3.2.1 主框架设计 | 第32-33页 |
3.2.2 浏览器桌面的实现 | 第33-40页 |
3.2.2.1 Desktop主页文件 | 第33-35页 |
3.2.2.2 Desktop样式文件 | 第35-36页 |
3.2.2.3 核心库文件 | 第36-38页 |
3.2.2.4 用户文件 | 第38-40页 |
3.3 系统开发环境的设计与实现 | 第40-58页 |
3.3.1 系统开发环境的整体设计与实现 | 第40-41页 |
3.3.2 CS_Framework框架部分 | 第41-42页 |
3.3.3 C_DviceConfig器件创建与编辑部分 | 第42-48页 |
3.3.4 C_FileConfig整体监控开发界面 | 第48-55页 |
3.3.5 C_HierarchicalConfig分层监控开发界面 | 第55-56页 |
3.3.6 C_ProjectConfig工程配置界面 | 第56-58页 |
3.4 系统运行环境的设计与实现 | 第58-75页 |
3.4.1 系统运行环境的整体设计与实现 | 第59-60页 |
3.4.2 CS_Framework框架部分 | 第60-61页 |
3.4.3 R_FileConfig整体监控运行界面 | 第61-67页 |
3.4.4 R_HierarchicalConfig分层监控运行界面 | 第67-71页 |
3.4.5 R_Detail个体监控运行界面 | 第71-75页 |
第4章 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| 第75-81页 |
4.1 设计理念 | 第75-77页 |
4.1.1 E/R模型要素 | 第75-76页 |
4.1.2 E/R设计原则 | 第76页 |
4.1.3 E/R设计约束建模 | 第76-77页 |
4.2 模型设计与实现 | 第77-81页 |
4.2.1 系统实体联系图 | 第78页 |
4.2.2 关系数据模型 | 第78-81页 |
第5章 驱动层的设计与实现 | 第81-93页 |
5.1 驱动层通讯协议 | 第81-86页 |
5.1.1 网络结构 | 第81-82页 |
5.1.2 通信原理 | 第82页 |
5.1.3 协议定义 | 第82-83页 |
5.1.3.1 硬件IO编址 | 第82-83页 |
5.1.3.2 协议格式 | 第83页 |
5.1.4 命令详解 | 第83-86页 |
5.1.4.1 应用命令 | 第84-85页 |
5.1.4.2 在线编程命令 | 第85-86页 |
5.2 驱动层程序 | 第86-93页 |
5.2.1 初始化模块 | 第86-87页 |
5.2.2 设备连接模块 | 第87-88页 |
5.2.3 数据采集模块 | 第88-90页 |
5.2.4 命令下发模块 | 第90-93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93-9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5-99页 |
致谢 | 第99-100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10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