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一般工业技术论文--工程材料学论文--工程材料一般性问题论文--工程材料试验论文

压头与试件间垂直度误差对纳米压痕/刻划测试影响的研究

本文工作得到下列项目资助第4-5页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绪论第11-29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1.2 纳米压痕/刻划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2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纳米压痕/刻划仪器的研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纳米压痕/刻划技术的应用第15-18页
    1.3 影响纳米压痕/刻划的主要因素第18-22页
    1.4 有限元技术在纳米压痕/刻划技术上的应用第22-25页
    1.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5-27页
    1.6 本章小结第27-29页
第2章 纳米压痕/刻划分析理论与仿真第29-47页
    2.1 纳米压痕技术的理论第29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纳米压痕技术理论的发展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纳米压痕理论 Oliver-Pharr 法第32-37页
    2.2 纳米刻划技术的理论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纳米刻划技术理论的发展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纳米刻划技术的主要理论第40页
    2.3 纳米压痕/刻划有限元仿真理论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真实应力应变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材料的应力应变模型第42-44页
    2.4 纳米压痕/刻划仿真的主要步骤第44-46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46-47页
第3章 垂直度对纳米压痕/刻划测试影响的理论分析第47-57页
    3.1 垂直度对纳米压痕测试影响的理论分析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理论模型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压头绕 X 轴和 Y 轴分别倾斜时的理论分析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压头绕 X 轴和 Y 轴同时倾斜时的理论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3.2 垂直度对纳米压痕测试影响的理论分析结果讨论第51-52页
    3.3 垂直度对纳米刻划测试影响的理论分析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理论模型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压头绕 X 轴、Y 轴和 Z 轴分别倾斜时的刻划理论分析第53-55页
    3.4 垂直度对纳米刻划测试影响的理论分析结果讨论第55-56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56-57页
第4章 垂直度对纳米压痕测试影响的仿真分析第57-67页
    4.1 纳米压痕仿真模型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纳米压痕仿真模型的建立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纳米压痕仿真模型的网格划分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纳米压痕仿真模型的材料、边界和分析步设置第58-59页
    4.2 纳米压痕仿真结果分析第59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纳米压痕仿真的应力分布结果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纳米压痕仿真的位移-载荷曲线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纳米压痕仿真的弹性模量和硬度结果分析第61-63页
    4.3 不垂直压痕结果误差补偿研究第63-66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6-67页
第5章 垂直度对纳米刻划测试影响的仿真分析第67-75页
    5.1 纳米划痕仿真模型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纳米刻划仿真模型的建立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纳米刻划仿真模型的参数设置第67-68页
    5.2 纳米划痕仿真的结果分析第68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纳米刻划仿真的应力分布结果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纳米刻划仿真的截面轮廓变化结果分析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纳米刻划仿真的摩擦系数分析第71-73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73-75页
第6章 结论及展望第75-77页
    6.1 主要结论第75-76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76-77页
参考文献第77-83页
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的论文及专利成果第83-87页
致谢第87页

论文共8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电子交易下的煤炭物流模式比选方法与应用研究
下一篇:γ-辐照对半导体纳米材料的改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