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力通信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目录 | 第6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15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2页 |
1.1.1 选题依据 | 第12页 |
1.1.2 研究背景 | 第12页 |
1.1.3 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2.1 通信网络现状 | 第13页 |
1.2.2 电力系统通信网络简述 | 第13-14页 |
1.3 论文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系统相关技术 | 第15-20页 |
2.1 集中管理技术 | 第15-16页 |
2.2 数据库技术 | 第16-17页 |
2.3 编程技术 | 第17-19页 |
2.3.1 ADO编程技术 | 第18页 |
2.3.2 VC中进行ADO编程 | 第18页 |
2.3.3 基于B/S架构的系统方案 | 第18-19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19-20页 |
第3章 系统分析 | 第20-32页 |
3.1 系统架构规划 | 第20-24页 |
3.1.1 系统架构方案 | 第20-21页 |
3.1.2 服务器管理 | 第21-22页 |
3.1.3 交换器管理 | 第22-23页 |
3.1.4 业务流程分析 | 第23-24页 |
3.2 权限管理分析 | 第24-26页 |
3.3 功能需求分析 | 第26-29页 |
3.3.1 功能需求描述 | 第26-27页 |
3.3.2 系统用例分析 | 第27-28页 |
3.3.3 系统功能结构 | 第28-29页 |
3.4 性能需求分析 | 第29-32页 |
3.4.1 系统性能需求 | 第29-31页 |
3.4.2 系统安全需求 | 第31-32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2页 |
第4章 系统总体设计 | 第32-51页 |
4.1 系统设计概述 | 第32-34页 |
4.1.1 系统设计原则 | 第32-33页 |
4.1.2 系统组成 | 第33-34页 |
4.2 系统架构设计 | 第34-40页 |
4.2.1 系统分层设计 | 第34-35页 |
4.2.2 有线网络设计 | 第35-37页 |
4.2.3 无线网络设计 | 第37-38页 |
4.2.4 系统控制层设计 | 第38-39页 |
4.2.5 软件架构设计 | 第39-40页 |
4.3 系统监控设计 | 第40-42页 |
4.3.1 网络故障监控 | 第40页 |
4.3.2 系统性能监管 | 第40-41页 |
4.3.3 系统配置监控 | 第41-42页 |
4.3.4 系统安全监控 | 第42页 |
4.3.5 系统缺陷监管 | 第42页 |
4.4 系统功能设计 | 第42-46页 |
4.4.1 系统调度操作 | 第43页 |
4.4.2 系统人机交互 | 第43-45页 |
4.4.3 系统数据查询 | 第45-46页 |
4.4.4 设备应用与控制 | 第46页 |
4.5 系统网络部署 | 第46-50页 |
4.5.1 系统网络部署 | 第46-47页 |
4.5.2 系统网络配置 | 第47-48页 |
4.5.3 网络IP配置 | 第48-50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5章 系统详细设计 | 第51-65页 |
5.1 系统界面设计 | 第51-53页 |
5.1.1 系统主界面 | 第51-52页 |
5.1.2 用户登录设计 | 第52-53页 |
5.2 节点接入设计 | 第53-56页 |
5.2.1 核心层节点接入 | 第53-55页 |
5.2.2 骨干层节点接入 | 第55-56页 |
5.2.3 接入层节点接入 | 第56页 |
5.3 通信网络故障监控模块 | 第56-58页 |
5.4 通信网络动态监控模块 | 第58页 |
5.5 通信线程设计 | 第58-63页 |
5.5.1 客户端通信线程 | 第58-59页 |
5.5.2 通信命令转发器 | 第59-60页 |
5.5.3 XML通信信息解析器 | 第60-62页 |
5.5.4 通信信息刷新线程 | 第62页 |
5.5.5 新通信信息提示线程 | 第62-63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63-65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5-66页 |
6.1 总结 | 第65页 |
6.2 展望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7页 |
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