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选题背景和意义 | 第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1.2.1 微生物沉积作用发展研究 | 第10-11页 |
1.2.2 微生物沉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研究 | 第11-14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| 第14-15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4页 |
1.3.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| 第14-15页 |
1.4 技术路线 | 第15-18页 |
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实验方法 | 第18-24页 |
2.1 研究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| 第18-20页 |
2.2 样品采集及实验方法 | 第20-24页 |
2.2.1 样品采集 | 第20页 |
2.2.2 野外监测及分析方法 | 第20页 |
2.2.3 实验方法 | 第20-22页 |
2.2.4 实验室数据分析 | 第22-24页 |
第3章 洞穴中碳酸钙沉积菌种的筛选及初步研究 | 第24-30页 |
3.1 沉积菌种的筛选 | 第24-25页 |
3.2 实验体系Ca~(2+)浓度变化 | 第25-26页 |
3.3 固体培养基沉积碳酸钙矿物分析 | 第26-28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28-30页 |
第4章 洞穴微生物沉积碳酸钙理化条件分析研究 | 第30-40页 |
4.1 石将军洞洞穴微生物筛选初步结果 | 第30-31页 |
4.2 石将军洞洞穴滴水及沉积物特征分析 | 第31-32页 |
4.3 室内微生物沉积晶体结果 | 第32-38页 |
4.3.1 碳酸钙沉积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2-34页 |
4.3.2 微生物沉积晶体形态及特征比较分析 | 第34-38页 |
4.4 洞穴微生物沉积碳酸钙理化条件分析研究的意义 | 第38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38-40页 |
第5章 洞穴微生物沉积碳酸钙的模拟实验与原始沉积作用的对比研究 | 第40-54页 |
5.1 洞穴微生物沉积碳酸钙的模拟实验结果 | 第40-45页 |
5.1.1 实验体系pH值及Ca~(2+)、Mg~(2+)条件分析 | 第40-43页 |
5.1.2 微生物沉积碳酸钙晶体形态及元素特征 | 第43-45页 |
5.2 沉积碳酸钙菌种的鉴定结果 | 第45-46页 |
5.3 洞穴微生物沉积碳酸钙的模拟实验与原始沉积作用的对比分析 | 第46-52页 |
5.3.1 晶体成分对比分析 | 第46-47页 |
5.3.2 晶体形态特征对比分析 | 第47-51页 |
5.3.3 沉积物碳同位素对比分析 | 第51-52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2-54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4-56页 |
6.1 主要研究结论 | 第54-55页 |
6.2 展望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2页 |
附录 | 第62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6页 |
作者简历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