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8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9页 |
1.1 可见光通信概述 | 第12-14页 |
1.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4 论文的章节安排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可见光通信基本原理分析 | 第19-30页 |
2.1 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光源与接收机 | 第19-22页 |
2.1.1 可见光通信系统中的光源 | 第19-20页 |
2.1.2 可见光通信系统中的接收机 | 第20-22页 |
2.2 可见光通信信道 | 第22-26页 |
2.3 可见光通信调制技术 | 第26-28页 |
2.3.1 PPM调制技术 | 第26-27页 |
2.3.2 DPIM调制技术 | 第27-28页 |
2.3.3 OFDM调制技术 | 第28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8-30页 |
第三章 基于DC-SSK的高效可见光空间调制方案设计与分析 | 第30-46页 |
3.1 基于DC-SSK的可见光空间调制方案系统模型 | 第30-35页 |
3.1.1 空间调制基本原理 | 第30-33页 |
3.1.2 基于DC-SSK的可见光空间调制方案系统模型 | 第33-35页 |
3.2 基于DC-SSK的可见光空间调制方案设计与分析 | 第35-40页 |
3.2.1 信号的映射方案 | 第35-36页 |
3.2.2 系统的误码性能分析 | 第36-38页 |
3.2.3 仿真结果及分析 | 第38-40页 |
3.3 功率分配技术 | 第40-43页 |
3.3.1 最优功率分配算法 | 第40页 |
3.3.2 次优功率分配算法 | 第40-42页 |
3.3.3 仿真结果及分析 | 第42-43页 |
3.4 影响系统性能的其他因素 | 第43-45页 |
3.4.1 LED间的相对位置 | 第43-44页 |
3.4.2 LED的半功率角 | 第44-45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四章 基于QCSM的高效可见光空间调制方案的设计与分析 | 第46-60页 |
4.1 基于QCSM的可见光空间调制方案系统模型 | 第46-51页 |
4.1.1 QCM系统模型 | 第46-48页 |
4.1.2 颜色调制原理及分析 | 第48-50页 |
4.1.3 基于QCSM的可见光空间调制方案系统模型 | 第50-51页 |
4.2 基于QCSM的可见光空间调制方案的设计与分析 | 第51-57页 |
4.2.1 信号的映射方案 | 第51-52页 |
4.2.2 系统的误码性能分析 | 第52-54页 |
4.2.3 仿真结果及分析 | 第54-57页 |
4.3 影响系统性能的其他因素 | 第57-58页 |
4.3.1 LED间的相对位置 | 第57-58页 |
4.3.2 LED的半功率角 | 第58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8-60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0-62页 |
5.1 总结 | 第60-61页 |
5.2 展望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8页 |
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68-70页 |
学位论文评卸及答辩情况表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