縮略语 | 第3-4页 |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3页 |
1.1 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概述 | 第10-17页 |
1.1.1 国内有线电视网络发展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1.2 国内外三网融合发展历程 | 第11-13页 |
1.1.3 云南省双向化改造的现状 | 第13-17页 |
1.2 信息分组丢失率对网络的影响 | 第17-18页 |
1.3 国内外轮询系统研究现状 | 第18-20页 |
1.4 论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| 第20-22页 |
1.4.1 论文主要工作 | 第20-21页 |
1.4.2 论文结构及章节安排 | 第21-22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2章 有线电视双向传输接入网技术 | 第23-32页 |
2.1 CMTS技术 | 第23-25页 |
2.2 EPON+LAN技术 | 第25-26页 |
2.3 EPON+EOC技术 | 第26-29页 |
2.4 有线电视双向化网络中排队系统 | 第29-31页 |
2.4.1 M/M/1排队系统 | 第30页 |
2.4.2 门限轮询服务系统 | 第30页 |
2.4.3 完全轮询服务系统 | 第30页 |
2.4.4 限定(K=1)轮询服务系统 | 第30-31页 |
2.5 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3章 基本排队系统模型分析 | 第32-52页 |
3.1 M/M/1排队系统分析 | 第32-33页 |
3.1.1 模型描述 | 第32页 |
3.1.2 稳定状态下的平均排队队长及平均逗留时间 | 第32-33页 |
3.2 M/M/1排队系统丢失率分析 | 第33-37页 |
3.2.1 信息分组到达模式 | 第34页 |
3.2.2 服务规则 | 第34页 |
3.2.3 计算机仿真 | 第34-35页 |
3.2.4 系统理论分析 | 第35-37页 |
3.3 基本轮询系统分析 | 第37-50页 |
3.3.1 门限轮询服务系统分析 | 第38-42页 |
3.3.2 完全轮询服务系统分析 | 第42-46页 |
3.3.3 限定(K=1)轮询服务系统分析 | 第46-49页 |
3.3.4 基本轮询系统性能的对比分析 | 第49-50页 |
3.4 小结 | 第50-52页 |
第4章 有线电视双向化网络中排队系统模型丢失率分析 | 第52-67页 |
4.1 单队列单服务器门限服务系统信息分组丢失率分析 | 第52-55页 |
4.1.1 单队列单服务器门限服务系统建模 | 第52-53页 |
4.1.2 单队列单服务器门限服务系统理论分析及仿真分析 | 第53-55页 |
4.1.3 单队列单服务器门限服务系统的分析结论 | 第55页 |
4.2 双队列单服务器门限服务系统信息分组丢失率分析 | 第55-58页 |
4.2.1 双队列单服务器门限服务系统建模 | 第55-56页 |
4.2.2 双队列单服务器门限服务系统理论分析及仿真分析 | 第56-58页 |
4.2.3 双队列单服务器门限服务系统的分析结论 | 第58页 |
4.3 多队列单服务器门限服务系统信息分组丢失率分析 | 第58-62页 |
4.3.1 多队列单服务器门限服务系统建模 | 第58-60页 |
4.3.2 多队列单服务器门限服务系统理论分析及仿真分析 | 第60-62页 |
4.3.3 多队列单服务器门限服务系统的分析结论 | 第62页 |
4.4 限定(K=1)轮询系统分析 | 第62-66页 |
4.4.1 限定(K=1)轮询系统建模 | 第62-64页 |
4.4.2 限定(K=1)轮询服务系统理论分析及仿真分析 | 第64-65页 |
4.4.3 限定(K=1)轮询服务系统的分析结论 | 第65-66页 |
4.5 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| 第67-69页 |
5.1 主要工作及成果 | 第67-68页 |
5.2 课题今后发展方向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2页 |
附录Ⅰ: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及发表论文情况 | 第72-74页 |
致谢 | 第74-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