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金融组织、银行论文

流动性冲击与银行体系稳定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20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第10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文献综述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文献综述第13-16页
    1.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论文的框架和技术路线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论文主要的创新与不足第18-20页
第二章 流动性冲击与银行体系稳定相关理论概述第20-28页
    2.1 商业银行流动性冲击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流动性冲击的界定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商业银行流动性周期理论第22-24页
    2.2 银行体系稳定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银行体系稳定的内涵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银行体系稳定相关理论第25-27页
    2.3 商业银行流动性冲击与银行体系稳定的关系分析第27-28页
第三章 流动性冲击影响银行体系稳定的机制第28-36页
    3.1 流动性过剩对银行体系稳定的影响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资产价格渠道影响机制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资产负债表渠道影响机制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流动性过剩冲击的循环机理第31-32页
    3.2 流动性不足对银行体系稳定的影响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资产价格渠道影响机制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资产负债表渠道影响机制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流动性不足冲击的循环机理第33-35页
    3.3 影响机制小结第35-36页
第四章 我国流动性冲击对银行体系稳定影响的实证分析第36-51页
    4.1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分析及其指标构建第36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现状分析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流动性冲击指标的构建第40-42页
    4.2 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的测定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的测度方法介绍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指数(IBSS)的测算第42-45页
    4.3 我国流动性冲击影响银行体系稳定实证分析第45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数据检验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建立模型第46-50页
    4.4 实证小结第50-51页
第五章 结论与相关政策建议第51-56页
    5.1 论文的主要结论第51-52页
    5.2 相关对策建议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加强银行体系内部流动性风险管理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完善存款保险制度,强化货币流动性风险管理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拓宽融资渠道,完善筹资流动性风险管理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大力拓展金融市场的广度、深度和弹性,增加市场流动性第54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61页
附录 向量自回归模型(VAR)估计结果第61-63页
致谢第63-64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山东省商业银行市场结构与效率关联关系研究
下一篇:我国资本管制的定性与定量分析--基于储蓄投资的视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