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目录 | 第9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0页 |
·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外研究及其应用现状 | 第13-17页 |
·课题研究目的、意义及价值 | 第17-18页 |
·课题研究的方法和要做的工作 | 第18-20页 |
·课题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8页 |
·课题研究所要做的工作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关于光伏光热模块热泵系统的描述 | 第20-27页 |
·理想蒸气热泵系统 | 第20-21页 |
·光伏光热太阳能热泵系统 | 第21-27页 |
·光伏光热热泵系统的描述 | 第21-23页 |
·运行参数 | 第23-25页 |
·创新性和时效性的积极意义 | 第25-27页 |
第三章 理论模型的建立 | 第27-53页 |
·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28-38页 |
·净吸收的总太阳能 | 第28-29页 |
·热损失 | 第29-31页 |
·产出的电能 | 第31-32页 |
·有效热能 | 第32-33页 |
·有效热能传递过程分析 | 第33-37页 |
·蒸发吸收能量整合~热泵系统的分析 | 第37-38页 |
·计算机模型的建立 | 第38-40页 |
·计算结果与分析 | 第40-53页 |
·计算与模拟结果 | 第40-44页 |
·模型验证 | 第44页 |
·转换效率与系统外部参数的关系 | 第44-45页 |
·不同制冷剂质量流量的计算与模拟结果 | 第45-46页 |
·不同蒸发温度的计算与模拟结果 | 第46-47页 |
·不同冷凝温度的计算与模拟结果 | 第47-48页 |
·不同覆盖层的计算与模拟结果 | 第48页 |
·不同光伏材料的计算与模拟结果 | 第48-49页 |
·光伏光热热泵系统与单独光伏模块(PV)、单独光伏光热模块(PV/T)以及光伏热泵系统(PVHP)的比较分析 | 第49-51页 |
·结论与分析 | 第51-53页 |
第四章 能量需求与产出之间的对比研究 | 第53-59页 |
·屋顶模块预制技术 | 第53-55页 |
·日常性能量需求与产出的对比 | 第55-56页 |
·季节性能量需求与产出的对比 | 第56-5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五章 能量储存系统 | 第59-68页 |
·日常性热能储存系统 | 第60-61页 |
·季节性热能储存系统 | 第61-66页 |
·低温季节性储热系统 | 第61-63页 |
·高温季节性储热系统 | 第63-66页 |
·电力储存系统 | 第66-6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第六章 系统经济性和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| 第68-71页 |
·系统经济效益 | 第68-69页 |
·系统社会以及环境效益 | 第69-71页 |
第七章 全文结论与工作展望 | 第71-75页 |
·论文结论 | 第71-74页 |
·论文后续工作与展望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9-80页 |
致谢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