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--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--传播理论论文

微博的传播伦理研究--虚拟公共领域里的传播伦理困境及对策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页
1 绪论第9-21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第10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伦理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0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传播伦理研究的伦理学理论第15-18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与基本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基本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1.4 研究创新处第19-21页
2 本文的传播理论支撑和微博传播过程分析第21-47页
    2.1 哈贝马斯的“公共领域”理论体系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公共领域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私人领域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微博时代的私人领域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微博时代的公共领域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“交往理性”的试验区第24页
    2.2 国内外微博的发展状况第24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国内微博的发展状况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国外微博的发展状况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国内外微博的比较第26-36页
    2.3 从微博的传播过程看国内微博的伦理困境第36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传播主体视域下看微博的伦理困境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传播内容视域下看微博的伦理困境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传播渠道视域下看微博的伦理困境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传播模式视域下看微博的伦理困境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传播效果视域下看微博的伦理困境第45-47页
3 国内外微博传播内容的伦理失范现状比对第47-77页
    3.1 国内微博传播内容的伦理失范困境第47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虚假信息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微博谣言第51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微博暴力第55-57页
    3.2 国外 Twitter 传播内容的伦理失范困境第57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垃圾信息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虚假信息第59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微博谣言第63-71页
    3.3 Twitter 和微博传播内容的伦理困境的对比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微博伦理失范重点是网络暴力,Twitter 是垃圾信息和机器人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“大 V”对微博伦理失范影响显著,“组织机构”则推动了 Twitter 的微博伦理失范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微博的伦理失范状况对主体的伤害性较大,指认性更强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社交媒体的“自澄清”机制在复杂事件中具有滞后性第73页
    3.4 微博和 Twitter 的传播内容的伦理困境所折射的文化差异第73-77页
4 微博传播的伦理困境的根源第77-83页
    4.1 微博“公共领域”与“私人领域”间的矛盾第77-78页
    4.2 官方与民众间“话语权”的冲突与调和第78-79页
    4.3 意见领袖与草根用户间的“话语权”争夺第79-80页
    4.4 媒介技术性带来的异化第80页
    4.5 传播主体的非理性和责任意识薄弱第80-83页
5 构建和谐的微博传播伦理体系第83-101页
    5.1 国内外解决伦理失范困境的措施比对第83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国内解决伦理失范困境的措施第83-8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国外解决伦理失范困境的措施第87-9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国外治理伦理失范措施对于中国的借鉴第91-93页
    5.2 构建中国的和谐的微博传播伦理道德体系第93-9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以义务论伦理、美德伦理为基础第93-9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以功利论伦理、权利论伦理为规范和手段第9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以社会公正伦理为落脚点第9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以中国传统的和谐思想为指导精神第94-95页
    5.3 构建和谐的微博传播伦理的具体途径第95-10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用户主体方面第95-9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政府方面第9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微博运营商方面第98-101页
6 结语第101-103页
致谢第103-105页
参考文献第105-111页
附录第111页
    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111页

论文共11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政府重大投资工程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
下一篇:物联网时代智慧化园区建设方案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