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1页 |
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 | 第7页 |
1.2 国内外发展现状 | 第7-8页 |
1.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8-9页 |
1.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9页 |
1.5 论文组织框架 | 第9-11页 |
第二章 TCP/IP通信协议及其它相关技术 | 第11-16页 |
2.1 TCP/IP通信协议 | 第11-12页 |
2.1.1 TCP/IP协议介绍 | 第11-12页 |
2.1.2 TCP/IP协议与IEC104协议 | 第12页 |
2.2 系统开发平台 | 第12-14页 |
2.2.1 .Net开发平台 | 第12-13页 |
2.2.2 系统开发工具VisualStudio | 第13-14页 |
2.3 数据库系统 | 第14-15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15-16页 |
第三章 油田井口设备管理系统 | 第16-24页 |
3.1 油田井口设备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| 第16-18页 |
3.1.1 设备信息管理 | 第16页 |
3.1.2 设备运行状态管理 | 第16-17页 |
3.1.3 设备检修管理 | 第17页 |
3.1.4 其他功能需求 | 第17-18页 |
3.2 油田井口设备管理系统的相关设计 | 第18-22页 |
3.2.1 设计原则 | 第18-19页 |
3.2.2 系统架构设计 | 第19-20页 |
3.2.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| 第20-21页 |
3.2.4 设备管理业务流程 | 第21-22页 |
3.3 用户层级分类 | 第22-23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四章 IEC60870-5-104协议 | 第24-38页 |
4.1 IEC104协议介绍 | 第24-27页 |
4.1.1 IEC104协议的使用范围 | 第24页 |
4.1.2 IEC104协议的一般体系结构以及协议结构 | 第24-27页 |
4.2 IEC104协议的报文格式 | 第27-28页 |
4.3 IEC104协议报文结构分析 | 第28-37页 |
4.3.1 应用规约控制单元(APCI)报文格式 | 第28-33页 |
4.3.2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(ASDU)报文格式 | 第33-37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五章 基于IEC60870-5-104协议的应用程序设计与实现 | 第38-60页 |
5.1 IEC104协议帧的使用 | 第38-41页 |
5.1.1 IEC104协议各种帧的使用及测试 | 第38页 |
5.1.2 IEC104协议帧的启动过程 | 第38-39页 |
5.1.3 IEC104协议帧的停止过程 | 第39-40页 |
5.1.4 测试过程 | 第40-41页 |
5.2 IEC104协议报文的应用 | 第41-47页 |
5.2.1 单点遥信 | 第41-43页 |
5.2.2 带长时标的单点信息 | 第43-44页 |
5.2.3 归一化测量值 | 第44-45页 |
5.2.4 归一化设点命令 | 第45-46页 |
5.2.5 初始化结束 | 第46-47页 |
5.3 IEC104协议应用注意事项 | 第47-49页 |
5.3.1 APDU发送及接收序号的维护 | 第47页 |
5.3.2 未被确认的I帧最大数目K和最迟确认数目W | 第47-48页 |
5.3.3 超时处理 | 第48-49页 |
5.4 IEC104协议命令相关实施的实例 | 第49-52页 |
5.4.1 总召唤 | 第49-50页 |
5.4.2 校时 | 第50页 |
5.4.3 召唤RTU数据 | 第50-51页 |
5.4.4 召唤电功图 | 第51-52页 |
5.5 油田井口设备管理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| 第52-59页 |
5.5.1 系统设计目的 | 第52页 |
5.5.2 IEC104协议的相关程序设计与实现 | 第52-56页 |
5.5.3 油田井口设备管理系统客户端的实现 | 第56-59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0-61页 |
6.1 总结 | 第60页 |
6.2 展望 | 第60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| 第64-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