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前言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0-29页 |
1.1 生物柴油概述 | 第10-19页 |
1.1.1 生物柴油的定义 | 第10页 |
1.1.2 生物柴油的制备 | 第10-11页 |
1.1.3 生物柴油的原料 | 第11页 |
1.1.4 原料油的预处理 | 第11-14页 |
1.1.5 酯交换反应催化剂 | 第14-16页 |
1.1.6 生物柴油的理化指标 | 第16-19页 |
1.2 等离子体的概述 | 第19-27页 |
1.2.1 等离子体的分类 | 第20页 |
1.2.2 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 | 第20-21页 |
1.2.3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催化剂制备中的应用 | 第21-26页 |
1.2.4 等离子体技术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| 第26-27页 |
1.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| 第27-29页 |
第二章 实验部分 | 第29-37页 |
2.1 原料与试剂 | 第29-30页 |
2.2 实验设备及仪器 | 第30-32页 |
2.2.1 实验仪器 | 第30页 |
2.2.2 酯交换反应装置及其反应步骤 | 第30-32页 |
2.3 固体碱催化的制备和性能的考察 | 第32-35页 |
2.3.1 催化剂的制备 | 第32-33页 |
2.3.2 生物柴油收率的计算方法 | 第33-34页 |
2.3.3 游离脂肪酸和水含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测定 | 第34-35页 |
2.4 等离子体改性催化剂 | 第35-36页 |
2.4.1 等离子体处理实验步骤 | 第35页 |
2.4.2 等离子体处理条件的考察 | 第35-36页 |
2.4.3 等离子体处理前后催化剂活性测定 | 第36页 |
2.4.4 等离子体处理前后催化剂稳定性测定 | 第36页 |
2.5 催化剂的表征 | 第36-37页 |
第三章 固体碱催化剂的性能考察 | 第37-47页 |
3.1 催化剂粒度对催化效果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3.2 酸值对固体碱催化剂催化效果的影响 | 第38-40页 |
3.3 油脂水分含量对固体碱催化剂催化效果的影响 | 第40-42页 |
3.4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 | 第42-43页 |
3.5 酯交换反应的物料衡算 | 第43-45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5-47页 |
第四章 催化剂的等离子体改性 | 第47-61页 |
4.1 等离子体处理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| 第47-52页 |
4.1.1 处理时间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4.1.2 工作电压的影响 | 第48-50页 |
4.1.3 放电间隙的影响 | 第50-52页 |
4.2 等离子体处理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4.3 等离子体处理对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 | 第53-55页 |
4.4 等离子体处理前后催化剂的表征 | 第55-60页 |
4.4.1 IR的表征结果 | 第55-56页 |
4.4.2 BET的表征结果 | 第56-57页 |
4.4.3 XPS的表征结果 | 第57页 |
4.4.4 XRD的表征结果 | 第57-58页 |
4.4.5 SEM的表征结果 | 第58-60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五章 以麻疯果油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 | 第61-71页 |
5.1 实验部分 | 第61-68页 |
5.1.1 原料油酸值(AV)的测定 | 第61-63页 |
5.1.2 原料油皂化值(SV)的测定 | 第63-65页 |
5.1.3 原料油平均相对摩尔质量的确定 | 第65页 |
5.1.4 原料油水分的测定 | 第65-66页 |
5.1.5 原料油磷脂含量的测定 | 第66-67页 |
5.1.6 麻疯果油产物分析 | 第67-68页 |
5.2 结果与讨论 | 第68-70页 |
5.2.1 物性测定结果 | 第68页 |
5.2.2 产物分析结果 | 第68-69页 |
5.2.3 以麻疯果油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的几种工艺 | 第69-70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71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81页 |
附录Ⅰ Ca/Al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实验原始数据 | 第81-83页 |
附录Ⅱ NaAlO_2/MgO催化剂的实验原始数据 | 第83-85页 |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85-86页 |
致谢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