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0-20页 |
1.1 硫酸钾概述 | 第10-13页 |
1.1.1 硫酸钾的性质及用途 | 第10-11页 |
1.1.2 硫酸钾的生产方法 | 第11-12页 |
1.1.3 硫酸钾在农业中的重要作用 | 第12-13页 |
1.2 溶剂盐析法分离无机盐工艺 | 第13-17页 |
1.2.1 溶剂概述 | 第13-14页 |
1.2.2 溶剂盐析法工艺概述 | 第14-15页 |
1.2.3 溶剂盐析法工艺应用 | 第15-17页 |
1.3 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| 第17-20页 |
1.3.1 选题意义 | 第17-18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实验工艺流程及分析方法 | 第20-27页 |
2.1 实验方案与工艺流程 | 第20-21页 |
2.1.1 实验方案 | 第20-21页 |
2.1.2 工艺流程 | 第21页 |
2.2 实验原理 | 第21-22页 |
2.3 实验仪器与药品 | 第22-23页 |
2.3.1 实验药品和试剂 | 第22页 |
2.3.2 实验仪器 | 第22-23页 |
2.4 分析测试方法 | 第23-27页 |
2.4.1 液相密度的测定 | 第23页 |
2.4.2 化学全分析 | 第23页 |
2.4.3 Na_20 和K_20 含量测定 | 第23-25页 |
2.4.4 K+含量的测定 | 第25-27页 |
第3章 有机醇的选择 | 第27-37页 |
3.1 有机醇的物理性质 | 第27-28页 |
3.2 有机醇对K_2C0_3、Na_2C0_3 质量比的影响 | 第28-35页 |
3.2.1 甲醇 | 第28-29页 |
3.2.2 乙醇 | 第29-30页 |
3.2.3 正丙醇 | 第30-31页 |
3.2.4 异丙醇 | 第31-32页 |
3.2.5 正丁醇 | 第32-33页 |
3.2.6 仲丁醇 | 第33-34页 |
3.2.7 乙二醇 | 第34-35页 |
3.3 有机醇选择原则 | 第35页 |
3.4 有机醇选择小结 | 第35-37页 |
第4章 氨-醇盐析法工艺条件研究 | 第37-50页 |
4.1 单因素实验 | 第37-42页 |
4.1.1 反应时间 | 第37-38页 |
4.1.2 仲丁醇浓度 | 第38-39页 |
4.1.3 氨水浓度 | 第39-40页 |
4.1.4 C0_2 流量 | 第40-41页 |
4.1.5 反应温度 | 第41-42页 |
4.2 正交实验 | 第42-47页 |
4.2.1 正交实验1 | 第42-45页 |
4.2.2 正交试验2 | 第45-47页 |
4.3 氨与醇的回收 | 第47-49页 |
4.3.1 氨与醇回收原理和工艺 | 第48页 |
4.3.2 氨与醇回收结果 | 第48-49页 |
4.4 醇-氨盐析法分离钾钠机理探讨 | 第49-50页 |
第5章 富钾母液制备硫酸钾 | 第50-56页 |
5.1 原料概述 | 第50-51页 |
5.2 硫酸钾的制备 | 第51-52页 |
5.2.1 母液蒸发 | 第51页 |
5.2.2 氨-醇盐析法分离钾钠 | 第51-52页 |
5.2.3 硫酸钾的制备 | 第52页 |
5.3 结果与讨论 | 第52-56页 |
5.3.1 碳酸钠 | 第52-53页 |
5.3.2 滤饼 | 第53页 |
5.3.3 碳酸氢钾制品 | 第53-54页 |
5.3.4 硫酸钾制品 | 第54-56页 |
主要结论 | 第56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附录 | 第61页 |